“数”说习近平治国理政十大关键词

“数”说习近平治国理政十大关键词

摘要:纵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其中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可以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纵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清晰明白、有效管用。这主要和他“心中有数”善于逻辑思维有关。本文从1到10领略他定国安邦“大数据”,“数”说习近平治国理政“十大关键词”:

一是“一条主线”,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纵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其中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可以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面向未来的庄严宣示。

二是“两个百年”,即“实现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履新伊始,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顺应民意,审时度势,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命题。他深刻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美好夙愿,堪称民族复兴的“传神之笔”。

三是“三严三实”,即“从严从实管党治党”。

习近平在2014年“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对党员干部提出了“三严三实”的新要求。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此后,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三严三实”,强调,“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这是对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三老四严”作风的延伸和发展,对从严从实管党治党具有重大意义,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四是“四个全面”,即“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在新形势下,习近平高瞻远瞩,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于2014年底,在江苏考察时首提“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治国理政的新常态。“四个全面”犹如人之四体、马之四蹄、房子四柱、国之四维,是新形势下我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布局、总遵循、总框架。四者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筑中国梦的伟大事业,是我党治国理政经验的深刻总结。

五是“五大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深远。

六是“六个坚持”,即“治国理政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

《中共中央十三个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在新形势下,“六个坚持”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力量之源,坚持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深化改革是活力源泉,坚持依法治国是制度保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大局是战略抉择,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

七是“七个有之”,即“党风方面存在的七个突出问题”。

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严肃指出,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存在“七个有之”,即“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所谓的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这既是对党内不良风气的清醒认识,更是对有此类现象干部的深刻提醒,彰显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八是“八项规定”,即“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主要内容为: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会议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八项规定直指官场积弊、陋习,“于细微处见功夫”,被网友称为“新八项注意”。

九是“九分落实”,即“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用行动说话,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再强调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蓝图有了,现在的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开宗明义地强调了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的辩证法。他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说,“现有制度都没执行好,再搞新的制度,可以预言也会是白搭。所以,我说一分部署还要九分落实。制定制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实,九分气力要花在这上面。” 如果说部署需要花一分力气,落实则需用九分功夫。不落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

十是“十个更加”,即“十个更加注重”。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如果说上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出和阐释“新常态”,这次会议的着力点则放在新常态下“怎么干”。

纵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既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重要抓手,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愿各级领导把握精神实质,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