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管理流程,统一教学与管理,实现资源和管理服务融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提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和教学协作公共服务。在资源公共服务方面主要通过存储、汇聚与共享服务为师生提供资源应用的便利渠道;在教学交流协作服务方面主要为师生建立实名制认证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管理学习过程性的数据。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主要通过应用系统收集和汇总基础数据,管理学生的学籍和结果性数据,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校务管理服务,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电子政务、教育基础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公共信息服务。
目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相对独立,基础数据的汇聚以结果性、静态性数据为主,难以满足未来基于大数据开展学习分析和个性化学习服务的需求。因此,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时代,将过程性与结果性数据整合,实现资源公共服务与管理公共服务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应用智能评价手段,实现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的融合
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育是班级授课式规模化教育,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教育则是生态化、网络化、分散化、生命化的高度个性化教育。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适切的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使用的评价模式还比较落后,大多只是从学生单纯的分数来进行结果评价,这样的评价模式往往让学生走向“应试模式”,磨灭学生个性和创造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旨背道而驰。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必将更智能、更精准,以此为基础实现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的融合统一将成为必然。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伴随着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逐步深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过程将越来越多被网络学习空间所记录,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掌握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进程、学习偏好、学习心理等特征信息,为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教育大数据”的应用,让教育视角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让跟踪每一个人的特征成为可能,从而让教育更加“人性化”。在教育评价领域中,利用大数据引领评价方向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与个性化教学的融合,而不是同质化教学。
(作者简介:吴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余丽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助理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