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治理方略的空间维度(2)

习近平生态治理方略的空间维度(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大力加强生态城市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就规划和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统。二是要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三是要防治“城市病”,推进现代城市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要求,必须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解决城市缺水问题上,要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供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

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随着生产发展和城市发展,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日益扩张,而生态空间不断萎缩。萎缩的生态空间反过来致使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难以维系,最终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三生”空间)。其目标是,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其要害和基础是,在维护生态空间完整性、稳定性、多样性的基础上,要不断扩展生态空间。在建设绿色北京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加大城区绿色空间比重,而且要加大北部生态涵养区的保护和维护力度,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在推动形成京津冀生态共同体的过程中,同样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为此,北京市必须对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的周边地区作出生态补偿,为探索区域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方式作出探索性的贡献。只有坚持区域生态公平,我们才能建设好绿色北京。

综上,生态文明建设和和生态治理,既有其时间维度(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有其空间维度(谋划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较为重视前者;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前者的同时,我们突出了后者,力求将二者结合起来。围绕着优化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立体化的生态治理方略。这一方略成为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一大特色,必将推动我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李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