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网约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给出租车市场带来了“鲶鱼效应”,在给出租车市场带来冲击的同时,实质上也带来了改革增量,为破除出租车市场的利益篱笆,提升服务水平带来了可能。从这个角度看,顺应市场,给网约车一个合法出生证明,在政策面应及早明确。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虽然网约车在市场上受到广泛欢迎,但无法取代出租车对城市公交体系的补充功能。尽管出租车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网约车和出租车具有不同的运营环境,没有站到同一竞争平台上,也是原因之一。
这也就意味着,管理部门的着力点,不是该不该给网约车上保险、管资质、装GPS,而是能否在新旧业态间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因此,降低出租车业的运营门槛而不是抬高新业态的进入门槛,才是可取之策。在这方面,杭州放开出租车总量和价格管控,取消挂靠、买断、半买断的费用,经营权无偿使用的改革;上海以服务费取代“份子钱”或挂靠费的试水;北京首汽集团不再缴纳“份子钱”的“首汽约车”试点等,都是有益尝试。
出租车新旧业态的改革和统筹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良性竞争规则,能否为出租车业引入改革能量,能否尊重市场自发秩序。在现实条件下,与其等待管理新规,不如等待地方改革试点能否扩大并获得可复制经验。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