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强: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朱富强: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考核和教学保障的重要机制。这一机制旨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励教师充分备课、认真授课,促使教师注重教学效果。该机制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也收到了较好效果,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例如,一刀切、统一化、形式化等。这些不足之处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仅就其在经济学科领域的负面影响而言,一些院校人才引进和考核时,过分倾向于那些传授现代主流经济学(尤其是采用外语原版教材)的学者,而对其他类型的学者关注不够;一些“演说型”教师大受欢迎,而那些长于静心思考的“思想型”学者往往得到较低评价。

经济学子更偏好哪类教师

由于知识价值的完全显现存在滞后性,并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青年学子往往无法准确判断一门学科或课程的价值,而只是借助某种社会锚定值而产生模糊认知,而这种锚定值又主要来自院校的舆论导向和制度激励。结果,那些受学院领导大力宣传的课程和老师,往往会受到学生青睐。譬如,如果学院鼓励在主流刊物发表文章,学生就偏好主流经济学课程和工具性课程;如果学院提倡海外交换和求学,学生就偏好英文原版教材课程;如果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指标,学生就会选择实务型课程。正是在市场导向下,一些学生往往青睐那些受到新闻媒体关注的名人、社会关系丰富的教授以及学术资源充足的导师,从而就会偏好以下几类教师及其课程。

(一)现代主流经济学说的讲授者

主要原因在于:(1)人们通常认为,一国的经济实力发展状况与其学术的进步程度有关。显然,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经济上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因而在当前中国学术界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言必称美国”的学术取向,并存在极力模仿美国流行学说和规范的现象。(2)有些人当中盛行崇洋心态:对中国经济学者采取犬儒主义的蔑视态度,对海外经济学者则常取无条件的仰视姿态。相应地,有些所谓海归经济学人凭借独有的信息资源而成为学术上的掮客,不仅掌控了中国经济学的学术话语权,而且主导了“与国际接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规范。(3)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助于进入“主流”经济学圈子,熟悉现代经济学论文的制作套路,从而有助于文章的发表和课题的申报。但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即使这些中国学子从美国取回的是“真经”,也不见得适用,因为任何经济学理论模型中所探讨的因果关系只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才成立,而这些经济学人却很少关注西方学术与中国文化、中国现实的适应性。

(二)计量工具等技能课程的讲授者

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不少现代经济学论文具有明显的八股之风,通过对一些技能、工具、方法和范式的训练与模仿,就能以一些“模具”或“母文”为基础,只要改变一些参数或数据就可炮制出一篇符合专业刊物口味的文章。这样批量生产的论文具有明显的缺陷:(1)并不是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和研究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共同从新古典经济学教材上宣扬的一套常规范式和数理工具出发;(2)这些常规范式和计量工具的讲授者往往也没有长期研究中的实践经验,不少仅是刚毕业不久而只掌握形式规范的青年教师,模型技巧的操作很熟练,但对现实实践很隔膜。在某种意义上,当前中国经济学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颇显不足,而只有研究生班课程;经济学研究也缺乏足够明确的问题意识,而为方法导向所牵引。其实,社会科学的研究体现为对本体的不断深入,需要以人类积累的知识为基础,相应地,好的指导教师应该将自己长期研究所积累的心得以及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告知学生,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学术推进,而目前的状况却造成了经济学论文的低水平重复。

(三)英文原版经济学教材的讲授者

一些刚博士毕业的海归经济学人往往还没有展开真正的学术研究,但只要他们能够把从国外课堂上记录下来的知识讲清楚,就会受到经济学子的热捧。特别是,如果他们还是用原版教材进行授课,就会受到更为热烈的吹捧。究其原因:(1)有些学生来课堂上听的是新鲜的趣闻而非切实的思考,因而教师时不时地讲一些海外经历或者引用一些英文术语都会引得学生的“敬佩”;(2)熟悉英文“话语”还可以和美国的教育制度搭上线,从而有助于将来留学,至少也可作为平日的谈资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3)这些课程也有助于提升英文语言写作能力和熟悉英文刊物规范,有助于在海外发论文和破格晋升职称。

(四)讲授实务课程的官商型教师

有些人庸俗化了“致用之学”的含义,认为只有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才有价值,乃至将经济学专业当作实务性和操作性的。有海归学者就宣称:我从来不知道硕士研究生还有从事理论研究的!在这种思路的主导下,许多原本的经济学院就完全变成了商学院,很少有人愿意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了。也是受这种思维的影响,部分经济学人热衷所谓应用对策研究,将国外流行模型和理论通过“汉化”而应用到中国实践,乃至计量实证大行其道,思辨性和基础性理论研究则无人问津。相应地,(1)在经济学界产生了普遍的“好动不好静”的倾向,游刃有余于官商学各界的名人受到普遍推崇,而认真做学问的学者则被视为“无用的书生”;(2)“社会成功人士”被经济院校聘为教授、院长,他们开办各种讲座来引导学生乃至教师的学术和行为;(3)众多经济院校过分强调科研经费,以市场上的金钱回报来评估教师的学术价值,甚至作为晋升的依据。长久下来,这些人在各领域都大受欢迎,一些“中国教授富豪排行榜”甚至成为经济学子考研的报考依据。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