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强: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2)

朱富强: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2)

流行评教体系是否合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曾强调,公众的喝彩并非评价一项智力事业是否成功的正确方法,而那些快速赢得掌声的往往并不总是有创造性的贡献。学生的打分评教也是如此:它往往受学生个人利益和短期效果的影响,而鲜能从社会价值和长远视角作全面考虑。

显而易见,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在乎形式,容易为学生的片面见识和短期效果所左右。受此影响,由学生的反馈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工具性和技能性课程往往会被过高评价,而思想性课程则会被低估,从而严重误导和扭曲思想的拓展和学术的发展。相应地,那些集中于教材内容讲解的课程往往会获得较高评价,而那些对教材内容进行反思的课程则评价较低。重要原因是,后者嵌入了大量的个人知识,教师努力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讲授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当学生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无法接受所有这些知识,就会将之归咎为课程条理不清,而给予较低分数。苏格拉底说过,无知是开启智慧之源。如果学生感到不懂的东西越多,则有时正反映出他已经获得的知识越多,但学生短期内是不会认识到这一点的。

由于不同课程无论在教授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存在差异性,有的注重基本知识传授,有的注重多元思维开拓,因此,不应该用统一标准对不同课程进行评估。然而,院校领导为了考核的方便,却乐于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其中有些考核内容是值得肯定的,例如备课是否充分、教态是否大方、内容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注重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成果、案例讲解与理论阐述结合是否恰当、能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授课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些考核标准当然是必要的,真正的问题是过于一刀切。比如,那些注重逻辑思辨和思想解读的课程,究竟该如何强调重点呢?显然,这种评价标准主要适用于那些基础性课程(如微观、宏观和计量经济学)以及实务性课程(如财务、会计、金融等),而这些课程也最受当前中国经济院校重视,但以此来要求其他课程则未必合适。

一方面,在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和西方传统智慧的支配下,无论是经济学院还是教师个人,都倾向于将新古典经济学教材中的原理当作真理来讲解,要求学生完全理解并接受这些教材所给出的内容,并由此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把这些内容讲解清楚,并通过各种习题来强化学生对这些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不仅学院会一再强调这些课程的重要性,而且是各种考试(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面试)的核心内容。因此,学生也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这些课程上,从而对这些课程的理解更为透彻,就很容易将之归功于教师的课程讲解。

另一方面,对那些思想性课程来说,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辨式批判,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告诉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且,一个教师的知识越是渊博,他就越是致力于从不同角度对哪怕非常细小的知识或理论加以审视,而从中受教的程度又依赖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然而,一些经济院校对这些课程的特性重视不够,相应地,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其价值,而且可能逃课。要知道,这些思想性和思辨性强的课程往往具有显著的前后连贯性,一旦缺课后就更难以跟上,以致学生在听课和学习中会充满困惑,因而就会将这种困惑归咎于教师的讲解混乱或重点不清。经济学说史表明,经济学家杰文斯、埃奇沃思、凡勃伦以及奈特等诸多思想开拓者,在教学上都很不受学生的欢迎,但他们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可见,尽管学生有时会给某些课程或教师以较高评价,但并不意味着就有相应的价值,也不意味着学生今后也如此认识。事实上,很少有经济理论是绝对正确的,对它的理解和反思依赖于长期积累的个人知识。教师课堂上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寻找知识的方向,而不是提供一个“绝对”的真理知识。事实上,经济学中任何一个理论和细小的知识点,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学生都未必能完全搞明白,而需要课外更充足时间的思考、交流和争论。然而,尽管青年学子从这些思想性课程中已经获得了很多知识,但由于依然存在很多没有搞明白的东西,从而就会将之归咎于教师授课混乱或重点不清。尤其是,不少学子在专业和课程的选择时并不是基于求知的目的,而是为了日后的谋生,为此,他们但求易读之书,热选易学之课程,对那些有助于开拓思维并提升自修能力的课程反而不重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