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诗鹏:现代性价值虚无主义及其克服(2)

邹诗鹏:现代性价值虚无主义及其克服(2)

价值虚无主义的西方源头及其传播

价值虚无主义有西方的源头,但愈来愈显现全球效应,且裹挟着神秘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侵蚀现代文明机体,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恐怖主义及邪教的理据,其负面的政治效应不可小觑;后发展国家尤其是中国面临更为复杂的虚无主义思潮困扰。

虚无主义思潮本是19世纪欧洲社会文化剧烈嬗变的结果。在一系列社会政治思潮,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浪漫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历史主义、无神论、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神秘主义中,虚无主义带有一定的晚成性,乃无神论、古典自由主义、民粹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不断积聚的结果,也是以反叛黑格尔的观念论为核心的非理性主义运动的结果。而从社会政治效应上看,价值虚无主义又与同一时期盛行的种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有着高度的关联。尼采将基于强力意志的积极的和古典的虚无主义赋予“优等民族”,不言而喻,作为非主体民族的“劣等民族”则只配得上消极的和现代的虚无主义。帝国主义无疑对非西方历史采取了彻底的虚无化,种族主义及法西斯主义则直接将其他族群及其国家、人民虚无化。法西斯主义破灭之后,价值虚无主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生存主义特别突显个体虚无及其荒诞,并将价值虚无主义引向更为普遍的现代性境遇,不只是强权政治、种族歧视及资本逻辑导致价值的“被虚无”,而是现代性的物化逻辑导致人的总体的虚无,人的虚无被看成是与生俱来的。萨特式的个体虚无观念影响了西方整整一代人的价值观,即所谓“跨掉的一代”。而在价值虚无主义的全球扩张中,价值虚无主义对非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显然带来持续的和更加消极的影响,非西方历史及现代性的建构或重建,总须面对西方对非西方历史的虚无化的传统及其侵蚀。

价值虚无主义既是无政府主义及民粹主义的价值理据及其精神症候,也推动并见证了无政府主义及民粹主义的蔓延。时至今日,世界民族国家格局仍在持续分化,全球资本主义、网络化及各种政治文化社会冲突,使得政治格局显得脆弱,失范频频,一方面是无政府主义及民粹主义的持续活跃,另一方面是治理及其管制力度的加强,价值虚无主义的政治性质愈发突显。在很大程度上,价值虚无主义不只是个人的价值观念,作为集体意识及其意识形态,价值虚无主义实是激进的反现代主义,且因其否定社会实在及团结进而构成诸多邪教及恐怖主义的当然理据,已显示出越来越突出的负面政治效应。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