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3)

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3)

与民生相关的议题能否优先、有效解决

顶层设计、宏观规划可以给社会中上层、或者说精英阶层带来美好的期待,增强克服当前经济问题的信心。但是,作为社会人口大多数的普通民众,不具备理解顶层设计、宏观规划精致之处的知识,他们更为关注与自身生存相关的事项变化,并依此形成对政府的满意度升降。回顾过去,普通民众抱怨议题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

与安全感相关的议题。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感是第二层级的需求,是比生理需求高一个层级的需求。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温饱问题都解决了,人们的需求偏好转移到了安全层次,对与安全相关的事项格外地关注。近两年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空气污染出现了集中爆发,冬季出现连续多天的雾霾天气,人们对健康安全的担忧处于焦虑状态。药品与食品的安全问题,同样会造成大面积心理阴影。

与获得感相关的议题。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到增加民众的获得感。但是我们一些政策不仅没有让民众体会到获得感,反而有被剥夺感的错觉。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断崖式下跌,许多投资者遭受了重大损失。投资有风险,风险收益应自担。但是主流媒体在股市上涨时的渲染性文章,使投资者认为是被诱导投资而遭受损失的,进而产生了被剥夺感。股市的普通投资者自我戏称为“韭菜”,命中注定是被人收割的。另外,关于职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参保政策的改革动议,使一些退休人员感觉到利益的剥夺。网络语言中的“P民”称谓,实际上是剥夺感的反映。

民众的满意度一直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追求,同时也是执政正当性的基础。对于基层民众需求偏好、感受敏感的议题应当优先处理。这类问题处理妥当了,其他改革议题的支持度也会随之增加。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