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供给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让供给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经济增长和结构性改革关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四个方面的重大关系,即经济增长和结构性改革的关系、短期资本流动和长期投资的关系、科技创新和促进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

——编 者

凯恩斯主义“治标不治本”

渠慎宁

凯恩斯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西方主要经济体出现的“大萧条”时期。凯恩斯主义认为,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与进出口构成的总需求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当总需求不足时,市场并不能自发调整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此时,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或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在凯恩斯主义者看来,政府要注重解决短期经济问题,而非等市场在更长期的时间段自我修正。需求侧的政府干预是减缓短期内经济萧条或过热的最重要手段。在经济萧条时,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借助乘数效应放大其对总产出的拉动效果,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能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

二战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经济的信条。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凯恩斯主义的弊端不断显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导致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滞胀”(经济停滞而通货膨胀却持续高涨),凯恩斯主义的经典教条对此却束手无策。凯恩斯主义者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周期的效果受到质疑。

在货币主义者看来,政府应该使用更加审慎的货币政策。货币“放水”仅在短期内对总产出有效,长期只会导致通货膨胀。新古典宏观学派更是引入“理性预期革命”来批判凯恩斯主义者,并通过论证“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指出政府发债还是增税,都不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在中长期将无效。中长期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无效性暴露出凯恩斯主义“治标不治本”的缺陷。

近年来,凯恩斯主义者逐步吸纳了货币主义与新古典宏观学派的一些观点,在传统凯恩斯理论中更好地融合了长期与短期的经济波动,并加入“理性预期”与长期“货币中性”的思想(即长期看来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影响价格、工资等名义经济变量,但对就业、经济增长等实际经济变量并无影响),发展成为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即使市场参与者能准确预期政府行为,但由于市场不能即时出清,短期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仍会有效。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放大了新古典主义的缺陷,推动了凯恩斯主义的回归。陷入金融危机的各国纷纷采用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大肆发债挽救本国经济,但却促使欧债危机爆发。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希腊等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迅速增加,而其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保障偿债能力,债务违约风险凸显。至今,欧盟仍未能脱离欧债危机的泥潭,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日本的“安倍经济学”,依托量化宽松政策,推动日元贬值、股价上升,意图实现企业利润增加、劳动者工资提高的良性循环。然而,最终受益者只有大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涨幅相当有限,未能充分推动个人消费。2015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速仅为0.4%,几乎为零增长。欧债危机和“安倍经济学”的失败表明,新凯恩斯主义仍未摆脱“治标不治本”的效果。

从本质上看,凯恩斯主义只能调控短期经济过热或萧条。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长期看,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为代表的供给侧生产要素变化,才是经济增长的最终推动力。人力资本可提高劳动力要素质量,而技术进步可提高社会全要素生产率。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