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特曼的舒适度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主要是当地能够提供的工作、薪酬和发展机会,也即重视经济收益因素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而美国学者丹尼尔·阿尔特曼指出,通过提高生活舒适度,可以大大增强人才聚集效应。生活舒适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高层次人才选择工作目的地的基本动机。
一般意义上讲,人才集聚存在“推力”和“拉力”,它们可以归结为经济相关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前者包括经济回报和事业平台等,当前这方面已引起政府的较高重视,并是各地完善人才支持、激励、奖励政策的重点。而后者则包括家庭因素、生活方式与习惯因素等,如有调查表明,在母国有家庭的海外人才回国比率远高于均值;而一些海外人才之所以选择到上海、广州工作,是由于那里更接近海外生活环境。
人才集聚也会关注迁入地的教育水平、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体系等环境保障因素等,例如深圳正在构建与国际医疗保险体系接轨的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制度,正是看到了我们目前这方面的不足。此外,工作地的气候、环境、社会文化差距、公共政策、社会管理水平等也会影响人才集聚。
上述因素可以称为人才集聚的“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不具备,会带来人才不满意,而具备了这些因素,却不一定带来更多的满意度或人才激励效应。
那么,什么是可以带来更多满意度的激励因素呢?我们近期的调研表明,对于高层次人才而言,他们更加重视工作生活舒适度。工作生活舒适度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源于高层次人才对高品质生活质量和工作家庭平衡的追求。这对区域人才工作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为此,各地区要结合自身自然禀赋、优势积累和独特资源,推动人才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提高区域要素多元化、国际化水平,推动跨国产业精英的无障碍居住、社区融入与国际流动。
(作者单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