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数据 助力反腐败(2)

运用大数据 助力反腐败(2)

大数据可揭示腐败产生规律

腐败行为变得复杂多样,难以捉摸,随着科技的发展,腐败更是呈现出“智能化”“高科技化”等特点。然而,腐败现象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这就需要对大量的腐败行为进行研究,找出腐败之间的关联性,打破传统的因果关系。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万物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纷纷涌现,收集、存储各种数据也变得更加容易。收集腐败数据也一样,建立腐败案例数据库,研究腐败产生、发展的规律,破解腐败难题,可为反腐败工作提供线索和便利。

一个地区、某个年份的腐败数据可能难以看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但是随着地域的扩大,时间的增加,跨地区、跨年度的数据积累,经过数据分析,腐败行为会呈现一种稳定、相互关联、裙带关系等特点。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及发展的规律,腐败现象背后同样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它们相互关联着,腐败行为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点,通过分析共性与特殊性,找到腐败现象的诸多规律,就无异于找到了破解腐败案件的证据。随着中国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反腐案件查处越来越多,反腐数据的积累也愈加丰富。反腐败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对反腐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找出腐败规律,既是要找到治标之策,也是走向治本的重要一步。对“腐败的重灾区”加大数据收集,分析腐败产生发展的规律,既可以对腐败案件查处具有促进作用,也可以起到威慑作用。

大数据在追逃追赃中发挥特殊功用

近些年来,我国的“裸官”外逃人员不断增多,这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反腐败工作带来巨大压力。面对严峻的形势,2015年3月26日,中央决定启动“天网”行动,大数据思维在追逃境外腐败分子发挥着重要作用。

反腐数据库就是一张“天网”,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的视频、图像,GPS地理定位、住宿记录、航班记录、银行记录、通话记录、上网IP地址和聊天记录等,它时刻监视着腐败分子,只要腐败分子放松警惕就会露出破绽,从而给反腐机构提供线索。用大数据监测异常的资金流动、异常的通讯高峰和数据流向等,可以发现外逃腐败者的可疑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存储了逃犯的信息,在追捕腐败分子时可以利用安装在各个交通要道和海关等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监控,运用反腐数据库对在逃者进行监控和预测。随着“天网”行动的启动,中国政府的海外追逃追赃行动得到了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支持与协作,国际间的腐败大数据共享和交流给便利追逃追赃提供了可能。

(作者分别为: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