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怀着助人为乐的心,他17年守护“孤岛”光明
无偿献血是为了帮助他人,而这份助人为乐的情怀,也一直渗透在龚卫初的血液里。
昆山淀山湖镇金家庄村有一片2800亩的养殖塘面,由于四周环水,无舟楫不成行,被当地人称为“孤岛”。村里86户养殖户分散四处,船是进出的唯一交通工具。从1999年以来,热心肠的龚卫初就和同事们一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乘船而入,守护着“孤岛”的光明。
“孤岛”上养殖的全是螃蟹和鱼虾,每逢夏季高温天,鱼塘在凌晨时必须增氧。一旦停电,鱼虾易缺氧死亡,养殖户们一年的心血都会泡汤。每次,“孤岛”上有求助电话打来,若是龚卫初值班,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去,即使并非供电所抢修范围内的故障,他都会帮忙想办法解决。2015年7月19日零点,大雨滂沱,供电所的电话突然响起,“孤岛”上有9家养殖户出现断电。龚卫初和两名同事立即披上雨衣,冒着大雨出发了,他们在漆黑的夜里穿过泥泞的小路,再转乘小船上岛,在湿滑的田埂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故障现场。经排查发现,出现故障的是养殖户自己家的触电保护器,不属于供电抢修范围。但是,龚卫初和同事们没有推脱,而是全力帮忙抢修。当增氧泵“嗡、嗡”声响起时,养殖户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好电力哥”龚卫初(右一)。图片来源:苏州文明网。
“电力出了故障,岛上的养殖户能指望谁?如果我们不帮忙,他们就真的没办法了。”这是龚卫初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只要是村民有困难,他就义不容辞帮忙。
作为一名抄表员,龚卫初别出心裁地为三个村1500多户村民发放了用电便民卡,卡片上有他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谁有问题,都可以给他打电话。2014年春节的除夕夜,龚卫初在家刚吃上团圆饭,就接到红星村一对老夫妻的电话,家里没电了,不知道是什么故障。他担心老人家没有电会出事,二话没说,搁下碗筷,拿起工具就出门了。等龚卫初修理完老人家的线路故障回到家中,年夜饭早就凉透了。
龚卫初负责抄表收费的几个村里,有20多户“特殊”家庭,有的是孤老,有的是腿脚不便,无法出门。在2013年前,村里还没有电费收费点,村民交电费得淀山湖镇上的营业厅。考虑到这些家庭的实际困难,龚卫初每次都是自己跑去镇上,帮他们先把电费交了,再挨家挨户去送发票。
“无论是白天黑夜,无论是刮风下雨,谁家里用电有问题,只要一个电话,龚师傅准到。”谈到龚卫初,村民们交口称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