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以务实亲民的工作作风带领全国人民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而“抓落实”则体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鲜明的执政风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指出了“抓落实”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关于“各级党委办公厅(室)更好发挥基本职能作用”的重要批示中,再次强调“抓落实”对全党工作的重要意义。作为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我们在对习近平总书记上述批示精神的理解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一方面,“抓落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这一本质特征,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凝聚改革共识无疑又构成了“抓落实”的思想前提,唯此才能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创新。
“抓落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征
众所周知,作为一种先进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把握世界与人类历史的全新视角,改变了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进程。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西方思想史上的其他理论流派,并能够产生重大的世界性历史影响,重要的就在于它具有实践性这一基本特征。这突出表现在:首先,它不崇尚离开现实实践基地的单纯抽象思辨,反对以精神、意识等因素作为把握世界和历史的前提而致力于纯粹逻辑和理性大厦的建构;其次,它不崇拜在他之前思想家所提出的任何终极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而是通过对现实社会内在矛盾运动规律的把握来破解历史之谜。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是仅仅作为纯粹书斋中的理论而出场的,而是始终把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现实解放作为自身的理论旨趣。为此,它立足于人类实践对历史展开的基础意义,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探讨,指出以先进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进而使其直接变为改变现实世界的物质力量,唯此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把理论变为现实,也即把理论直接落实为现实实践效果,在现实实践中凸显出理论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认识到这一点,是把握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而“抓落实”无疑最为彻底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上述本质特征。
只有先进的理论才能成为“抓落实”的理论前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具有变为现实的内在品格,而只有先进的、彻底的、正确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才具有现实实践性,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进而变为人民群众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导言》中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就意味着,“抓落实”的前提是理论必须彻底、透彻、到位,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并反映人类历史进步的规律,否则,如果理论不彻底、不透彻、不到位,不能反映历史进步趋势,就很难产生积极的实际效果。
就此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四个全面”的重要阐述,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剖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反映时代发展特点、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创新性理论成果,进而使其正在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转变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现实物质力量。换言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四个全面” 的重要阐述为“抓落实”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