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

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

——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

迈入“十三五”的新征程,中国经济将在“供给侧”寻找增长新动力。“当前舆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有两种误解,一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二是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搞新的‘计划经济’。但我不这么认为。”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贾康看来,供给侧改革不是贴标签式的选择新概念,而是实现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转轨创新。

“不是否定需求侧的作用,也不是搞‘新计划经济’”

“供给侧改革不是否定需求侧的意义与作用,也不是简单套用美国供给学派的减税为主的思路,而是借鉴中外所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的有益经验,又侧重于供给体系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

“供给侧改革也不是所谓搞新计划经济,而是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之下,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构造中国‘守正出奇’的现代治理体系并实现追赶、赶超的发展。”

采访中,贾康用“两个不是”对供给侧的内涵进行了廓清。针对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关系,贾康说:“这是经济中的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政府调控职能在于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过去经验比较丰富、比较成熟的做法是总量型的需求管理,它以抽紧或者放松银根对总需求刺激或者抑制来实施反周期操作,但在理论和经验总结上却长期忽视了供给管理。

当前,国内经济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因此,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贾康说。

“要从现代化转轨升级的客观需要出发,深刻认识供给侧改革”

当前,有两个现象值得思考:一是以美国“苹果”产品为代表的每一代产品创新,都可以在中国很快引出释放消费需求的购买热潮。二是中国游客会到日本去大量出手购买马桶盖、电饭煲等家庭升级换代产品。毫无疑问,依靠新供给引领新需求,已成为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创新视角看,需求是人的原生动力,但供给侧对于需求侧的响应机制及其特征却是划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时代的决定性因素。”贾康指出,其间,关键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创新其实都是发生在供给侧。

在贾康看来,中国已步入“新常态”,面临矛盾凸显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前车之鉴的潜在威胁,必须打造新的动力体系。这就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从中国的现代化转轨升级的客观需要出发,深刻地认识供给侧结构改革,其核心内涵是以改革为龙头、结构优化为关键,攻坚克难地解放生产力的一种长期行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