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推进健康北京建设 城乡居民共享发展

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推进健康北京建设 城乡居民共享发展

患者签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处方药可开两月用量

日前,2016年“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四场报告举行。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雷海潮在题为《健康北京建设——新思路和新重点》的专题报告中透露,到2020年,社会办医床位数将占到全市床位数的25%以上。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的患者,处方药可开两个月用量,不必再为开药频繁跑医院。

雷海潮深入解读了健康北京建设基本情况,以及“十三五”期间本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任务。他表示,通过优化卫生计生资源布局,本市将发展社会办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和引导,最终实现人人共享的卫生计生服务。

“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建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福祉。到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预期达到82.5岁以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5.0‰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1/10万以内。全市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糖尿病四类慢性病过早死亡(70岁以下)率控制在30%以内。

雷海潮介绍,本市将继续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户籍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不低于99%。同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千人口医疗床位数达到6.1张,逐步缩小各区资源差距;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综合医院单体规模控制在1500张床以内,将部分公立大医院疏解到五环路以外;深入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理顺价格补偿机制,公立医院费用增幅控制在与经济增长率相协调的范围内。

本市将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医,按照每千常住人口1.5张床位的标准为社会办医预留发展空间。到2020年,社会办医床位数量将占到全市床位总数的25%以上。同时,本市进一步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的患者,可享处方药开两个月用量的便利,省去反复到医院开药的奔波。

据雷海潮透露,“十三五”期间,全市行政村卫生室普及率将达到100%,显著提高乡村医生待遇;16个区普遍达到国家卫生区标准,健康社区比例达到30%以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首都医疗服务的辐射带动和创新能力,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问:“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在医疗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重点是什么?

答:北京市将加强重大疾病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层次公共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临床合作。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转化,发展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全力打造区域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集群,如神经科学、心肺血管科学、骨与运动医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肿瘤学、内分泌代谢学等等。扩大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集群。推动医学技术向个体化、微创化等方向发展。深入实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和首都卫生科技发展项目,开展提升重大疾病综合防控能力的关键技术研究。

问:“十三五”时期是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目标的关键五年,北京市将继续推动哪些体制机制改革?

答:北京将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夯实基层卫生,强化公共卫生,发展医疗保障,优化公立医院,促进社会办医。公立医院改革将是“十三五”期间的重中之重,提高公益性。全面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医药分开,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实行零加成,规范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实施药品阳光采购,降低药品购入成本。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壮大医疗联合体,使多数疾病能够在医疗联合体内部得到诊断治疗和康复。

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如何加强卫生计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

答:一是逐步补齐卫生计生事业这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短板。按照中央“补短板”的要求,拓宽卫生计生事业公共投入渠道,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公共投入要更多地向生态涵养区、农村、基层和公共卫生领域倾斜,促进公平。强化街道、乡镇卫生计生管理职能,有条件的可设置卫生计生管理科,在村委会和居委会建立公共卫生委员会。

二是推动资源优化布局。启动一批医疗卫生功能疏解项目。通过建立分院、整体迁建等方式,推动公立医院从核心城区向外疏解,重点向北京市副中心、资源薄弱地区和新城、新的居民居住组团发展,提升卫生资源布局的均衡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5-2017年)》,通过合作办医、托管、技术支援等方式,重点对张家口、唐山曹妃甸、承德等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帮扶,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减轻对首都卫生资源的需求压力。

三是加强防治协调。加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协同协作,纠正重医疗、轻预防的发展观念,促进两大体系互补合作,齐头并进。适当增加肿瘤、心脑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卫生、儿童、妇产等学科的资源配置,重点建立并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精神卫生、妇幼保健领域的分工协作机制。全市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糖尿病四类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30%以内。

四是推动中西医协调发展。打造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推进社区中医馆全覆盖项目,建立北京中医药科研评价中心,健全技术流转交易机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覆盖率100%,力争中医门诊量占全市门诊总诊疗人次的比例不低于30%。

五是促进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基层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例不低于65%。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之服务功能相匹配的药品配备,实行签约患者可享两个月的长处方药品便利。鼓励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多点执业,多点执业医生不少于1万名,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为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配备全科医生,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数不低于3人。加强乡村医生岗位管理,改善待遇,月收入不低于3500元,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