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四大特征(3)

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四大特征(3)

核心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有的重要理论观点都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实践不断提出需要理论回答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在理论上的自觉反映。

三、具有实践逻辑性,在实践发展基础上层层递进,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有的重要理论观点都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实践不断提出需要理论回答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在理论上的自觉反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1984 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坚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思想,指出:“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决不应以限制和排斥其他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发展为条件。”“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需要,决不是退回到建国初期那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尚未在城乡占绝对优势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决不会动摇而只会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公有制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除了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外,还应发展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联合建立的公有制企业,以及各地区、部门、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的公有制企业。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的地区,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应当允许有所不同。”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十五大报告指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制度,并把这一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来认识。习近平更加重视这一基本制度的丰富和发展。2015 年11 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28 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发展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在不断解决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指出: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要解决好地区平衡问题,沿海地区要利用好有利条件,较快地发展起来,率先实现现代化,之后到一定阶段要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 发展要解决好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达到基本平衡; 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 世纪的进程中指出了系统的发展理念: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最终都要靠发展; 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者之间彼此紧密联系又有各自发展的规律,互为条件、互为依托;

发展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要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等等。进入新世纪,面临着中国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各种新的发展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发展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观: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中国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坚持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新机制,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中国发展难题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是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运用。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