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粽子”外观虽好,但内在更重要(3)

“洋粽子”外观虽好,但内在更重要(3)

【启示与思考】

粽子作为我国传统的佳节美食,已经成为我国端午节的重要文化符号,其清一色的荷叶绿色包装更是极其具有辨识度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今市场上却出现“米老鼠”粽子、“钢铁侠”粽子等美国卡通人物包装的“洋粽子”,商家为了营销改变商品的包装本就无可厚非,但是他们为何用美国文化符号却不用中华文化符号?该问题当引起我们深思。

本土文化本是一座富矿,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充分挖掘它的价值。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其背后的经济文化价值一旦被挖掘出来,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春节。无论是端午节的由来,还是各地的端午节习俗,可供创作的题材更是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并没有一部可以影响世界的端午节文化作品,屈原投江的故事也没能风靡整个世界,让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家喻户晓。

面对全球文化竞争惨烈的局势,我国更要奋起直追,大力弘扬、开发、创造中华文化,打造文化精品,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俗话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如果年轻人觉得新奇,买点带有国外标签的粽子热闹一番那倒可以理解,如果一味地崇洋媚外,置老祖宗的传统品牌于不顾,非得热捧老外货,那么就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之嫌疑了。因为端午节历来都是咱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哪怕国外产的粽子再有卖相都吃不出咱家的本土味来。每逢佳节倍思亲。过端午忆往昔、吃家乡的粽子不仅是我们情感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命脉的维系和传承。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