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文化产品要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不仅需要创意好、品质好,还需要策划好、宣传好,需要缩短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距离。文化创意产品所具有的实用性和体验性,是其他教育传播手段的有力补充。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有工匠精神。要使观众从一件件凝聚工匠精神的文化创意产品中,看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引发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和热情。因此,应该努力做到博物院研发的每一件文化创意产品,都能够体现故宫文化,并优质耐用,这是工匠精神的应有体现。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少一点以往的“正襟危坐”,多一些互动体验。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不应只停留在设计、生产的环节,而应该从创意诞生之初,就要考虑如何实现文化传播的“立体化”,让每一件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出,都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总之,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需要寻找中华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工匠精神。我们应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制作、营销的各个领域,去除浮躁,去除逐利心理,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将文物背后的人文情怀、艺术造诣、时代精神播种在公众心中。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