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北京环境保护工作思路的“12343”

“十三五”时期北京环境保护工作思路的“12343”

摘要:“十三五”时期北京环保工作的主要思路可以用“12343”来概括。“1”是实现一个核心目标,即环境质量改善。“2”是聚焦两个重点,即大气和水污染防治。“3”是严守三条底线,即污染排放上限、环境安全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4”是实施四大任务,即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安全监管、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区域协作。“3”是构建3个体系,即构建多元共治、经济引导、制度约束等体系。

(宣讲家网讯)5月19日上午,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委教育工委、市环保局、市委讲师团联合举办的2016年“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第8场报告会。北京市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作题为《践行“两山”理论 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报告。

SV_T}ZELWC1H)7BNLR174~E

方力副局长介绍,“环境也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全社会共同向往、追求的目标。随着生活质量、环保意识的提高,社会公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的诉求,将越来越强烈,期盼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环境保护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针对目前面临的形势,北京环境保护工作制定“12343”思路,更好地保护绿水青山,推动绿色发展。

一、“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一是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质量不达标。特别是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外,其余均未达到国家标准。以2015年为例,PM2.5浓度超标1.3倍,二氧化氮浓度超标25%,PM10浓度超标45%,夏季臭氧污染问题开始凸显。同时,因重点污染物减排的潜力缩小、难度加大,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放缓,个别年份的个别污染物浓度甚至反弹。城市下游水体水质普遍超标,中心城和远郊新城还存在不少黑臭水体。此外,噪声污染、餐饮油烟投诉较多;危险废物、垃圾焚烧等处置能力不足,但受“邻避”效应影响,落地难。

二是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不利的地理气象条件、周边污染传输仍是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三面环山、降水偏少、外来沙尘、高温高湿和强逆温天气等不利气象条件多发等客观因素仍将长期存在。周边地区污染传输占我市PM2.5来源的28%到36%,而且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特别是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空气重污染时,对本市PM2.5浓度的分担率往往高达50%左右。去年11月、12月发生的八次空气重污染,都是“输入型”的重污染,起因都是先由西南、东南方向污染传输造成的。

其次,污染排放量大,超过环境承载力。虽然采取了控人、控车等措施,但是人口、机动车保有量和能源消费仍然持续增长,建筑开复工面积高位运行。同时,郊区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仍有大量小型分散燃煤设施。所以虽然大气、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但仍超过环境容量。

再次,机动车、散煤、餐饮、汽修等生活型污染逐步成为排放主角。污染减排和环境监管的重心正在向点多、量大、面广的分散点源和面源转移,减排难,监管难。引导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公共政策,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需要审慎出台。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生活散煤污染直排、污水直排、垃圾乱堆乱放等现象仍较普遍。小餐饮、小汽修等生活面源业态低端,缺少污染治理设施或不能保证正常运行。

最后,仍存在非首都功能、污染排放较大的产业。养殖种植规模大,特别是生猪年出栏量达到300万头左右,肉禽养殖规模在8000万只左右,排放的粪污严重污染大气和水环境。郊区还有上千家小、散、乱、污企业,单个企业污染也许不算大,但聚集在一起,排放的污染就上去了。

三是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来看,保护环境成为全球共识。环境成为国际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绿色、低碳、宜居成为国际时代潮流。这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帮助提高我市环境保护水平。

从全国来看,环境保护战略地位前所未有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办奥成为筹办2022年冬奥会的四大要求之一。国家相继修订、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提供了更加严格的制度保障;组织实施了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将发布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明了技术路线和策略。

从京津冀来看,环境保护成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中央发布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生态修复与环境改善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并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率先突破。这有利于我们以更宽的视野、在更大的空间上,统筹解决产业疏解、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我市来看,环境保护成为落实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方向,为合理确定城乡建设规模、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供了依据,也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从共识来看,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成为全社会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之一。“环境也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全社会共同向往、追求的目标。随着生活质量、环保意识的提高,社会公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的诉求,将越来越强烈,期盼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有利于公众增强环保自觉,践行环境保护,加快形成更加健康和绿色的生活消费方式;同时更广泛地参与环境治理和环保监督,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二、“十三五”时期规划思路和指标

“十三五”时期北京环境保护工作指导思想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即贯彻落实一系列重要精神,包括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市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总要求。在大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同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各方面、全过程。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大局。服务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一个战略目标

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思路可以用12343来概括“1”是实现一个核心目标,即环境质量改善。“2”是聚焦两个重点,即大气和水污染防治。“3”是严守三条底线,即污染排放上限、环境安全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4”是实施四大任务,即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安全监管、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区域协作。“3”是构建3个体系,即构建多元共治、经济引导、制度约束等体系。

规划目标可以概括为一削减、一改善、一保障、一提升一削减,是指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一改善,是指大气、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一保障,是指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一提升,是指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准进一步提升。

具体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改善、污染减排等指标。目前,国家已经下达了水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包括到2020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丧失使用功能(劣Ⅴ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24个百分点左右;到2017年底前,中心城区和远郊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以上指标,国务院同市政府签订了责任书,要求必须完成。

空气质量改善、污染减排指标,国家尚未下达。但据我们了解,空气质量改善指标包括大家熟悉的两项,一个是PM2.5年均浓度降幅,另一个是优良天数比例。污染减排指标除了“十二五”时期的两项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两项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很有可能新增一项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指标。

生态建设指标有一项,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