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强调首先要把握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并不是说不要正视历史上发生过的曲折和错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 难免会出现各种失误甚至出现全局性的错误。这是不足为怪的。重要的是,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上发生过的曲折和错误。事实上,我们党正是在总结成功经验,同时也汲取失败教训的过程中,不断把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的。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积累了经验、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同上)
这就告诉我们,在认识和对待历史上发生过的曲折和错误时,必须注意:
第一,分清主流和支流。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从总体上讲,错误和挫折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并不是它的本质和主流、主题和主线。即使对历史上某个犯严重错误的时期,也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
第二,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看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和曲折。应当着重于分析当时的环境,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此类错误重犯的办法;而不应当单纯地着眼于个人的功过。“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
第三,正视错误,是为了汲取教训,把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不仅要总结犯错误的教训,还要切实反映党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现错误、制止错误、纠正错误的历史过程,以期帮助人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不谋任何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是具有很强的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这样,才不至于在批评错误的时候否定掉应当维护的正确的东西,不至于损害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才能对错误本身作出科学分析,从中引出应有的历史教训。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光荣、正确,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够正视错误,善于从错误中学习,通过总结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提高对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将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