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2)

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2)

——学习习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把握正确方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我们要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高度一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信仰,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科学和信仰是统一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真正化为内心的坚定的信念和情感,才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成熟和政治上的清醒。我们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把个人的思想品德、学术品质、理论品格一致起来,着力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深学真懂坚信会用的理论人才队伍。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定了理论创造必须要来自人民、服务人民,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价值归属和根本立场。我们要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善于到群众中寻找课题、汲取营养、集中智慧、总结提升。要满足人民理论需求,回应人民现实关切,使理论创新对接人民现实诉求和切身利益,让官兵、群众在自身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中真切感受到科学理论的强大威力,让理论创新成果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火热的军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官兵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回答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做言之无物、空而无用的学问,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善于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必须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必须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完善理论,落到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上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