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年高考 (3)

难忘,那年高考 (3)

1994年高考

(1994年7月)

lhao6620_b

一片“安眠药”

记者 贾晓燕

“物理148分。”

时隔20多年,任雨生仍然清晰地记得高考物理的成绩。

说起高考,任雨生觉得自己还算幸运。他理科强,文科弱,“所有跟背书有关的科目,一概不行。”任雨生如此形容自己。好在那年高考,实行“3+2”,总分增至750分。除了语数外,任雨生还要考物理和化学,这两门都是他的强项。

任雨生小学时,就表现出理科天赋。那时,“286计算机”还是奢侈品,小任雨生就已在社区青少年科技站接触了计算机。他一放学就扎进科技站,痴迷编程,很快,他就能编写出类似“贪吃蛇”的游戏程序。

四年级以后,任雨生就代表学校参加全市计算机竞赛。竞赛地点设在清华大学计算机机房,一排排彩色屏幕的计算机震住了任雨生。“这里太棒了,将来,我一定要考上清华!”任雨生早早“填”好自己的高考志愿。

为了考上清华,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读高中的三年,任雨生常常挑灯夜战,宿舍熄灯后,他还打着手电做题。

虽有强项在握,但高考前,任雨生还是紧张了。他甚至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但凡一点儿小动静,他就睡不好觉。宿舍里有人睡觉打呼噜,任雨生经常休息不好,精神不振。

临近高考,物理老师王敏担心任雨生的身体,拿着几片“安眠药”来找他:“实在睡不着,就吃一片。”入夜,任雨生翻来覆去,睡不着,只好拿出老师给的药,咽下,才慢慢入睡。

最终,任雨生以643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他最强的物理,考了148分,只差两分便是满分。

再见到王敏,任雨生提起安眠药,“谢谢您的药,至少能让我睡着了。”任雨生的话惹得王敏哈哈大笑。“傻小子,你以为我真给你吃安眠药啊,那就是普通的VC片……”

说到这儿,任雨生笑了,这片“安眠药”的故事,是那年高考给他留下的最温暖的记忆。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