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友国:认识和处理好“两学一做”中的几个关系

向友国:认识和处理好“两学一做”中的几个关系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中央推进党内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设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和基层拓展延伸的重大决策部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认识和处理好“两学一做”中的几个关系,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贯穿学习教育始终的大问题。

坚持远大理想同阶段任务相统一

党章开宗明义:“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党的最高理想以阶段实际为基础,与现实任务紧密相连,其实现过程需要经历若干既相连接又相区别的历史阶段。坚持远大理想与阶段任务的统一,就是坚持方向和道路、目的和过程、宏伟抱负和务实态度的统一。马克思曾预测过共产主义将经历“过渡时期”、“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把社会主义称作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认为社会主义也将经历若干阶段,并提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特别是像我国这样没有经历工业革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党最高理想的历程会更加艰辛漫长。

党章是党的总纲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结合新的实际对党章的阐释和深化,是现阶段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把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贯通起来学,首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面对“乱云飞渡”不迷失信仰、不得“软骨病”。同时要准确把握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领会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阶段任务,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还应把中央“两学”同领会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在把握全国大局中认识省情、定位目标、明确阶段任务,让远大理想既指引方向和未来,激发深层动力,又立足现实阶段和发展实际,在时代土壤中落地生根、落地有声,努力做到真信而不妄、真学而不怠、真用而不虚。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最早明确界定党性概念的是列宁。人民性概念也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和升华,人民性是党性的主要来源和根基,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人民性以党性引领方向。不论是在战争年代、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一致的立场是一贯的。邓小平同志曾严肃批评“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客观基础源于党和人民在利益和目标上的高度一致,集中体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上。这种一致性,是我们党宝贵的政治优势和政治财富。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纪律挺在前面。腐败行为扭曲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恶化投资营商环境,破坏社会公正,阻碍经济发展,直接给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造成巨大损失。在学习教育中,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等重要论断,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和光明前景有足够自信。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应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