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之道,大医之效
古语讲,小医医人,大医医国。经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也曾讲,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力度前所未有。对党和国家来说,党中央就是在行大医之道,正收到大医之效。当前,我们要贯彻《准则》《条例》,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执纪问责,从未病、将病开始医治。落实“四种形态”,既要抓执纪办案,又要坚持纪在法前,把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就早提醒、早纠正,有违纪问题就早查处,从小毛病抓起,在小问题上严起,做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及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养心育心,重视心学
对人来说,信仰、境界、意念、理念等都源自人心,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人心。因此,严以修身要敢于在心性的方寸之间狠下功夫,“用四两重的人心拨动百斤重的躯体”。党员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根本原因就是理想信念、精神信仰出了问题。我们倡导在心学上下功夫,目的就是要解决思想境界的问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个人的境界高不高、净不净,关键在于心。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其艺术和人生的境界都达到了高峰。他在《前赤壁赋》中讲,“天地广大,万物茂盛,江河美好,夜色静美,人在其中,惬意享受”,但又讲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体现了其宽广的心胸,体现了对人与物关系的认识。
修心,就要加强修养。共产党人心学,要义在于加强修养,修理想信念、毅力品格和价值观念。心学原是明代大儒、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他认为致良知最核心的问题是无私。他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强调修心学,就要做好自己心的“城防司令”,自己攻自己、自己守自己,自己破自己、自己保自己。筑起心的长城,就是要构筑生命的“内时空”,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重视心学,特别要注重用好“慎文化”。慎,就是要小心,勿、毋、莫,不能为的事情坚决不为,严令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父母之托、同志之托、朋友之托,都要慎之又慎、慎重行事。《易经》“震卦”有言,“恐致福也”。我们要认真品味这句话蕴含的深意。要慎独,做到暗室不欺。要慎友,特别是要与企业家、商人保持“亲”、“清”的关系,构建良好政商关系。此外还要慎微、慎始、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廉洁齐家,家风连着党风
齐家是廉之基,廉是齐家之始,家风连着党风。我们党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中国古训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先贤的人生几部曲,其中齐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立有百年家规,明确要求凡是家里有人做官的,大家都不要去沾光,家中有困难的大家一起帮忙解决。而一旦做了贪官,就会受到整个家族的惩戒,“生不得入族门,死不得入宗祠”。因此,郑氏家族出仕为官者多达173人,但无一人因贪墨而被罢官。清朝汪祖辉讲,身之不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司马光的家训《训俭示康》提倡戒奢尚俭。诸葛亮的《诫子书》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些都是良好家风的典范。
总结古代先贤治家传家宝,有四个方面。一是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传家究竟传什么?正如林则徐所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二是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治国须从治家开始。三是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观察勤俭持家的家德如何,就知道这个家族运势的长短。治家不严,家庭也很难有出息。四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们要注重精神财富的传承,形成良好的家德家风,家庭精神财富才能传得久远、成就后人。
畏法度者最快活,守规矩者最自由
畏法度者最快活,守规矩者最自由,与我们做遵规守纪党员的目标要求高度一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古人讲,绳墨以求直线,秤以权轻重,规以求圆,矩以划方。《史记》中说,“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凡事皆有规矩,我们要敬畏规矩。遵纪守法,敬畏规矩,才会有作为,这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明史》中记载,朱元璋有一次召集大臣,问何种人最快活,有人说富甲一方者,有的说大学问家。大臣王纲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很是赞赏。大量的反面教材也印证了这一点。违法乱纪者都因不畏法度,最终身陷囹圄。自由的最高境界,就是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大辩证法。孔子讲的欲,是君子之欲,在规矩法则限度之内的欲。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就是尊重规矩、遵纪守法,培养高尚情操,有健康的情趣和爱好,知足适可而止。(作者:湖北省委书记 李鸿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