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 滋育厚植廉洁从政底蕴基础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 滋育厚植廉洁从政底蕴基础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力度前所未有。对党和国家来说,党中央就是在行大医之道,正收到大医之效。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关于反腐倡廉的内容更是源远流长,起源于中华文化的原典,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反腐倡廉思想营养,在深入研究、思考、品味、自省中做到以史为鉴,让崇德向善和遵规守纪相辅而行,对我们坚持道德高标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有裨益。

廉政为本,决不忘本

廉政为本,是中华传统廉洁文化之精华。廉者,政之本也。对为官从政者来说,廉政、清廉是本、是根。清朝名臣曾国藩曾建“八本堂”,其家训中有一条“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要求家族子弟做官以廉为本。《周礼》中记载,当时考核官吏有“六廉”标准,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每条都是“廉”字当头,体现了“廉”是为政之本的精神。廉者,政之始也。即为官从政从一开始就要保持廉洁。《易经》里讲,“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意思是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也就是当官不能发财,发财不能当官。既享有权力,又贪恋财富,就可能滑入腐败深渊。廉者,政之归宿。处理政商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古代先贤早就给出了回答。明朝庄元臣在《叔苴子?内篇》中讲,“君子之为君子也,一人死而万人寿,一人痛而万人愈,一人忧而万人乐,一人劳而万人逸”,这也应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论断,即为官从政者要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摆在首位,为国家前途命运分忧,为天下人民福祉出力,而不是与他人攀比生活的奢华与安逸。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最需要善始善终的就是清廉为官。“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司马光说,“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没有欲望,就不会受它驱使、不会受它管制。做到善始善终,一开始就要保持廉洁、勤俭,而且要持之以恒,永葆“廉”和“俭”。

古语讲,大臣法,小臣廉。即大臣能奉公守法,地方官吏就会清正廉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重拳惩恶反腐,党心民心大振。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党中央真正做到了以上率下。我们强调要求上级以身作则,为下级做好示范、当好榜样,一级向一级传导压力,一级为一级作出表率。

自省自警,勤俭戒奢

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要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四知、三足、二止、一俭”的思想。所谓“四知”,即天知地知我知子知;所谓“三足”,即知足之足,常足矣;所谓“两止”,即当止则止;所谓“一俭”,即倡导勤俭。

关于“四知”。东汉杨震赴任东莱太守途中,昌邑县令王密半夜前往送礼,被杨震拒绝。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阐明了加强自我约束的道理,被传为佳话。清人叶存仁也讲,“不畏人知畏己知”,这就是自我约束的高境界。

关于“三足”。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知足之足,常足矣。其中第一个“足”是要知足,第二个“足”是知足的内涵,第三个“足”指什么是最终的满足。诸多反面典型往往都是由于不知足,常不知足,贪得无厌,最后出了问题。王船山在《读通鉴论》中讲“知足不辱”,意思是常知足常满足,保持清廉,就不会受辱。苏东坡也曾在黄州写了一首诗,最后两句“莫嫌銮辂重,终胜盐车苦”,意思是,与普通老百姓比,自己生活还是更好一些,要懂得知足。

关于“两止”。两止,即当止则止。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知止不殆”,即知道止就没有危险。司马迁在《史记?范雎列传》中讲,“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有欲望满足了,但是不知道适可而止,已得到的也会失去。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天底下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罪过,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灾祸,必须做到当止则止。

关于“一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勤俭由来已久,先贤都倡导勤俭。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写道:“俭,德之共也。”凡是道德水准高的人,往往都有勤俭朴素的共性。我们强调的俭,并不是说要当苦行僧,无端地搞节衣缩食,而是强调要弘扬勤俭节约之风,不能奢侈浪费。无论国家、民族,还是家庭、个人,一旦奢靡浪费成风,必定是没有前途的。党员干部务必要弘扬勤俭精神。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