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华:不辜负这个“思想理论的时代”

彭国华:不辜负这个“思想理论的时代”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和转型空前深刻的时代。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可以对这个时代进行不同的诠释,可以在这个时代中找到不同的定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诠释与时代定位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个言简意赅的论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思想理论的时代”,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时代定位的明确坐标。

当今时代,新科技革命“山雨欲来风满楼”。科学技术这个深刻塑造近现代世界的强大力量,在当代世界进一步显示着自身的权重。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将原来山水相隔的世界变成“天涯共此时”的“地球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一系列前沿科技、高端科技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黎明,提示着一个崭新的未来世界。这是自然科学创新发展的重大时代机遇,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大时代机遇。诚如恩格斯所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科学技术乃是一把“双刃剑”,其合理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规范和引导。以最近社会上热议的人工智能为例。当人们为“阿尔法围棋”以悬殊比分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而赞叹时,众多有识之士已在深入思考人工智能的本质、发展限阈和未来机器人的权益等诸多哲学、伦理学、法学问题。这表明,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提供价值理性的规范和引导,乃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义不容辞的使命。

当代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前景令人热血沸腾,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同样让人心潮澎湃。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在经历近现代落后挨打的屈辱和低谷后,将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一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5强的发展中大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将屹立于世界现代化强国之林,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如何打造文明古国在衰落后复兴的“中国样板”,如何建构基于后发状态、复杂国情与巨型人口规模的“中国现代性”?纵向看,没有先例;横向看,没有镜鉴。正因如此,以经世致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大有用武之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已经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就了今日的“中国奇迹”。我们还需为此不懈努力:只有继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不断拓展创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才能成就明日的“中国复兴”。

当代中国是在多样化的环境下推进发展的。这种多样化既表现为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深层次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又表现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竞相发声。借助媒体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便捷平台,多元多样的信息、主张、观点纷纷亮相,形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舆论景观。面对海量信息,有的人不加甄别、盲目接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甚至以讹传讹、信谣传谣,结果既干扰社会正常秩序,又影响个人工作生活。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在众声喧哗中保持清醒,需要思想和理性的“利器”。只有运用这一“利器”科学判断、辩证思考,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正确认识事物、把握形势、处理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而为人们打造和提供这一“利器”,正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所在、职责所系。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所处的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广阔的舞台和空间。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不辜负这个“思想理论的时代”。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