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29军军官回忆1937年卢沟桥事变(3)

国民党29军军官回忆1937年卢沟桥事变(3)

摘要:进宛平县城搜查显然是日军挑衅,这个无理的要求当即被金振中拒绝了。这天夜里,日军就开枪射击,金振中率部还击,枪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

9架敌机轰炸

“7月27日那一晚,我一夜没睡,在阵地上来回看着,训练团的学生们精神状态和战斗意志都很好。我的学生都布置在南苑对丰台那边的墙体处,另一支部队在东北角上,没有多少人。”张寿龄说,当时赵登禹到南苑后,还没有做出统一的作战部署,所以他等于是一个人先率部在南边城墙监守。虽然事后对形势看得清楚,但在当时的驻军,对打不打还很难下最后的论断。

“天快黎明时,在城的西边,往通县方向,出现几个黑点。”

黑点在不停地蠕动,“我敏感地判断,这个有问题。”张寿龄马上发出两个命令,“一,电话通知军部,发出警报,所有在营房里的官兵,一律出营房;二,赶紧把佟麟阁副军长叫出来,屋里不能呆。”

果然,很快敌机飞来,9架轰炸机排成一线,从东北角司令部开始,围着南苑绕了一圈轰炸,在军部处投下的炸弹最多。

“我们的步枪能射击的就射击,但我们没有高射武器。”不久之后,丰台方面的四门野炮开始射击。“炮弹就从我的头顶上飞过去了,打在南苑的大操场上。”

当时的战斗打得激烈。“我们是阵地战,敌人盲目进攻,从前一天派骑兵来察看地形判断,他们对地形不甚了解,在军事上,地形很重要。”张寿龄说,部队就凭借围墙,对企图越城进入的日本兵来一个打一个。

张寿龄补充说,南苑是清朝皇家狩猎的地方,遍地是青纱帐,部队把青纱帐砍掉后,就能看得清楚。“敌人一露头就打。”

城墙上大刀战

他说,当时打得最激烈的是东南角的第一大队,打死敌人最多。学员是第三大队的,毕竟经验少。一大队的大队长叫李克商(音),他参加过抗日同盟军,是冯玉祥的一个老部下。

“当敌人冲到围墙附近,想往上爬时,他们很沉得住气,等他们上来了,就是一刀砍下,把日本人砍下去好多。后来日本人不敢爬了,怎么办呢?就拿机关枪掩护着,还是往上爬。”

日本兵利用机枪掩护,有一些人翻进城墙,“我们就用手榴弹和大刀,一个手榴弹扔过去,就趴下好几个。”张寿龄说,有一个学员还比划给他看,将好几个手榴弹捆在一起扔过去了,“这个杀伤力大,一死一大片。”

“日本人讲武士道精神,我看他们打的时候,往后跑的也很多。”张寿龄笑道。

根据史料记载,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当时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

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15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

1937年7月29日,第29军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发起天津保卫战。第38师攻击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处日军,斩获颇众,但遭日机的猛烈轰炸,伤亡亦大,遂奉命撤退。30日,天津失守。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