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29军军官回忆1937年卢沟桥事变

国民党29军军官回忆1937年卢沟桥事变

摘要:进宛平县城搜查显然是日军挑衅,这个无理的要求当即被金振中拒绝了。这天夜里,日军就开枪射击,金振中率部还击,枪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

国民党29军军官回忆1937年卢沟桥事变国民党29军军官回忆1937年卢沟桥事变

1994年3月,95岁的张寿龄在上海录制口述实录

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击破了卢沟晓月的宁静,此后三个星期内,日本侵略者在和谈再和谈中拖延时间,终于全面发动进攻,中国抗日战争自此全面爆发。

今天,还有多少亲历者能够见证当年那段历史?

7月6日,报社独家获得一份抗战老兵口述实录。讲述人张寿龄最高军衔为国民党陆军中将,七七事变爆发时任国民党第29军(即在卢沟桥事变中迎敌的军队)军事训练团教育长。这份录制于1994年、长达35分钟的访谈视频,是关于七七事变发生前后国民党守军高层策略、部署以及战役细节的重要史料。张寿龄在视频中说:“虽然我已经95岁,但卢沟桥事变后三个星期内发生的战事,仍历历在目。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历史的创造者。”1999年张寿龄去世。

在1937年7月28日最为激烈的南苑战役中,军事训练团正在受训的大学生们浴血奋战,死亡人数达1500余人。

讲述亲身经历

张寿龄生于1899年,北京房山人,保定军校第九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29军军事训练团教育长、北平行辕总务处长等职。1994年,口述实录的记录者前去上海富民路他的住宅采访时,95岁的老先生精神矍铄,思路口齿清晰。讲述完毕,老人骄傲地唱起29军军歌,并满怀激情地吟咏他老年之后为八年抗战所作的诗篇。

“今天,我重点谈的是我自己在抗日战争中卢沟桥事变时的亲身经历。但一件事情、一个史实,不是一个人能够全部展现的,因为每个人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不一样,我讲的是我所经历的。”

他说,事变的起因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即人所共知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政策,尤其是1931年“9·18”事变后,日军顺利占领东三省,更激发了它侵占中国的野心。这说明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事变发生的主观原因是,日军在卢沟桥面对的是国民党第29军,这支部队原来是西北军冯玉祥将军的部下,是一支一贯以爱国主义教育官兵的部队,对日本人向来敢打,1933年长城抗战中,在由赵登禹将军率领的29军驻守的喜峰口,将进攻的日本兵砍杀殆尽。由于29军士兵人人配有长刀,喜峰口之战后,便有了人们所熟知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一歌,并传唱至今。

枪声响了一夜

“1937年7月7日晚上,日军突然说有一个军曹失踪了,想到宛平县城里去搜查。当时驻宛平县城的是29军37师110旅219团的一个营,营长是金振中,他一部分驻兵在宛平,一部分在卢沟桥。”

进宛平县城搜查显然是日军挑衅,这个无理的要求当即被金振中拒绝了。这天夜里,日军就开枪射击,金振中率部还击,枪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

“事变发生时,我正在南苑,那里距离卢沟桥远,听不到城里的炮声。第二天早晨,我正带着军训团学员出早操时,军部来了一个传令副官请我去。我到了军部,副军长佟麟阁、参谋长张樾亭和副参谋长张克侠都在。军长宋哲元当时在山东老家,不久后回来。张樾亭把昨晚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但怎么应对没有详谈。”

张寿龄说,张樾亭刚来29军,对情况不熟悉,他就和张克侠商量,认为此事是个挑衅,虽然听说日军正在与当地政府和谈,但要做必要的准备。在此之前,张克侠曾做过一个作战方案,即以29军驻华北的部队对付日本的驻屯军,按照方案完全可以将其打垮,张寿龄说,“我们有这个信心。这份方案曾给宋哲元看过,他也表示同意。”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