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近日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协同圈,打造京津保核心区并辐射到太行山、燕山和渤海湾的大都市型生态协同发展区,增强城市群生态承载力。京津冀区域将建成国家级森林城市群。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为重点,综合考虑林业发展条件、发展需求等因素,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以森林为主体,系统配置森林、湿地、沙区植被、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生态空间,引导林业产业区域集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一圈三区五带”的林业发展新格局。“一圈”为京津冀生态协同圈。“三区”为东北生态保育区、青藏生态屏障区、南方经营修复区。“五带”为北方防沙带、丝绸之路生态防护带、长江经济带生态涵养带、黄土高原—川滇生态修复带、沿海防护减灾带。京津冀生态协同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生态空间,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全部,以及山西东部、内蒙古中段南部、辽宁西南部、山东西北部。生态建设以构建环首都生态屏障为中心,辐射太行山、燕山、坝上高原和渤海湾地区。该区域西靠太行,北枕燕山,东临渤海,南接华北大平原,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因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前缘的生态过渡区,生态极为脆弱,长期的过度开发、地下水超采,造成生态空间严重不足,生态承载力已临近或超过阈值,大气污染、土地退化、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凸显。京津冀生态协同圈林业建设主攻方向是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缩小区域内生态质量梯度,提高生态承载力,把京津冀生态协同圈打造成为全国生态保护的中心区和样板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区管理,全面保护森林湿地绿地资源,营造成片森林、联通水系和恢复洼淀湖沼湿地,建设永定河等生态廊道。加大京津保地区营造林和白洋淀、衡水湖等湖泊湿地恢复力度,建设太行山、燕山、坝上生态防护区和水源涵养区,加强水源地、风沙源区和环渤海盐碱地生态治理。加强环首都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推动生态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区均衡布局并贯通到周边地区,建设高品质的城市森林,优化美化城乡人居环境,打造国家重要绿色增长极。植树造林方面,京津冀生态协同圈将以京津保核心区过渡带为重点建设成片森林,在燕山、太行山水源涵养区、海河流域、坝上高原建设水源涵养林和防风固沙林。规划提出,京津冀区域将建成国家级森林城市群,该区域将建设大尺度森林、大面积湿地、大型绿地和花卉场所,完善城市绿道、生态文化传播等生态服务设施网络。
京津冀区域将建成国家级森林城市群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首轮联合宣讲在北京大学举行2025-04-17
- 圆满收官!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三地首轮联合宣讲取得良好成效2025-04-17
- 京津冀观察:让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2025-04-06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研发搭配场景、构建服务平台,京津冀携手迎新十年2025-04-01
- 京津冀首轮联合宣讲完成“七进”系列巡讲启动 三地文化从业者同台宣讲2025-04-01
- 京津冀宣讲现场,开启穿越百年的对话:先辈,我想对您说……2025-03-28
- 去年京津冀PM2.5浓度同比下降3.4%2025-02-26
- 京津冀红色场馆宣讲“香山华章”2025-02-14
- 一起过年亲上加亲2025-02-01
- 红红火火京津冀 非遗同庆中国年2025-02-01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户外运动绘就4亿人健康生活新图景
- 谋篇布局!“十五五”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守正创新,让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 刘雪杰: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打造交通强国首都样板
- 叶堂林: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李蓉 | 历久弥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 文化惠民,让精神力量在烟火气中生长
- 徐辉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学价值——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周年之际
- 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创新与活力
精选视频

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与根本保证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理论
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
如何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