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成立背景及历史条件
1、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4、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5、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 » 前期准备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
1920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各地相继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中国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 » » 中共一大会议
时间: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地点:上海法租界的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出席代表: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刘仁静、张国焘,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陈独秀指派代表包惠僧。
列席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
通过决议: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党纲》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
领导机构: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和李达分管组织和宣传工作。
#几则轶事#
居住地:私立博文女校
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由于当时革命活动处于秘密状态,所有参加会议的外地代表,统一安排居住在以北京大学暑假旅行团的名义临时租借的私立博文女校内。
突击搜查:有惊无险
7月30日晚,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闯进会场声称走错了地方,其实他是法租界巡捕房暗探。他的行动引起了与会人员的警觉,会议立即中断,代表们迅速分头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赶来,包围并搜查了会场,但一无所获。
转移会场:嘉兴南湖红船
7月30日当晚,代表们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提议下,决定到嘉兴南湖去开完最后一次会议。7月31日,代表们离开上海来到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举行了第七次会议,这便是“红船”的来历。
特殊道具:一幅麻将牌
在嘉兴南湖开会时,王会悟特意带来一副麻将牌,和代表们约定,她一敲船板,他们就得打麻将。会议期间,王会悟始终坐在船头放哨,见有其它游船靠近或出现巡逻艇时就一边哼起嘉兴小调,一边敲敲船板,代表们接到信号就搓起了麻将,还“七索”“八万”地喊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