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民参与的共建共享格局(2)

构建全民参与的共建共享格局(2)

健全激励机制是构建全民共建共享格局的关键因素。全民是一个涵盖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领域的各类各样的主体和力量的广义概念;共建共享是全过程、整流程和各环节的有效参与、角色分工和权责担当;机制则是一种多元主体、多种力量和多样工具分工合作、配对衔接与良性互动的整合性规则和力量。通过精细且完备的机制敷设,实现全民在社会治理全过程的共建共享,达成政府、社会和市场中的所有主体和各种力量的合作共治,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然而,在全民共建共享治理格局中,尽管政府、社会和市场中的所有主体和各种力量是一种“合作共治”关系,但是地位、权责与作用并不相等。由此引出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格局特别需要关注的平衡问题。一方面,党委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天然主角,享有天然的公共强制力,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社会治理问题的复杂、多样且动态的特性又需要相对弱势的社会、市场和公众的参与,并发挥积极的功用。维持这种非对等的合作关系与互动局面需要高超的平衡术。可以想见,它只能是一种动态的、波动式的、长期均衡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到,达成平衡的关键在于构建激励机制。激励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共建共享机制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因此,健全激励机制是构建全民共建共享格局的关键因素。

创新激励设计,迈向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建共享格局。倡导全民参与,同构共建共享,重中之重是激励设计,理念、物质缺一不可,平台、制度同等重要。具体来讲,需要创新六个方面的激励设计。一是建立重大公共事务全民参与的全链条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二是建立重大社会治理难题全民参与的全覆盖机制。在人民群众关注度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治理中,须从出台(事前)、执行和监督(事中)、评估(事后)的全链条,发动社会和群众连续性和系统性的有效参与,改变以往社会治理难题解决由政府部门单向管理,大包大揽反而吃力不讨好、效果不明显的局面。三是健全全民组织化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平台和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建设,拓展全民参与渠道,加强组织化引导,构建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网格化体系。四是健全全民参与社会治理动力的利益引导机制。以利益导向为主,形成全民参与的驱动机制。五是建立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立体化宣传动员机制。广泛运用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网站等新网络媒体的宣传平台,深入普及全民参与的理念。六是建立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统筹协同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党政各部门的积极统筹、协同配合至关重要。激发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最重要的是建立全民共建共享格局的考评制度。根据参与事务的不同目标,制定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考核评价办法,形成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发挥指挥棒和风向标的功能。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