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体现使命担当

问责体现使命担当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统一,先后制修订了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为党员划出了不可逾越的底线,“任性的权力”被一条条红线绑住,标本兼治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强化责任就是治本。

近日,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又一制度重器,回应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现实需要,向全党释放出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有利于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永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问责是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当前,党正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是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与党所承担的这一历史重任相比,党的自身建设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新形势下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制定问责条例,彰显了我们党面对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居安思危、清醒坚定,有利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新的“赶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问责剑指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造成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缺乏责任担当,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甚至乱作为。问责条例贯彻党章,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问责,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体现了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有了问责条例,就可以倒逼责任担当,给那些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干部戴上“紧箍咒”,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不断厚植我们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问责体现了对依规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依规管党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统一,先后制修订了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为党员划出了不可逾越的底线,“任性的权力”被一条条红线绑住,标本兼治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强化责任就是治本。在总结问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实践创新成果通过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有利于解决问责碎片化问题,促进问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体现了党中央靠制度管根本、谋长远的战略思考。

问责的关键在于敢较真碰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标本兼治,最根本的就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把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起来。问责如果没有实际行动,问责条例就容易成为“稻草人”“橡皮泥”。各级党组织都要把自己摆进去,联系实际、以上率下,敢于较真碰硬、层层传导压力,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紧紧围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党的团结统一。推进问责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切实避免问责的“鞭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现象发生。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