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文化资源
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不断孕育革命精神,弘扬革命文化的红色历史。
在建党初期,党的缔造者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坚定理想信念,孕育了党的红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阐释其深刻内涵,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明确把红船精神提升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新高度。在随后土地革命时期,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以及“人民利益至上,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依靠人民,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我们党的精神高地延安精神,它是我们党坚定信仰、富于理性、充满激情的革命精神的集中表达,内涵丰富。主要表现:一是无私奉献的精神。集中体现于白求恩身上。“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二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集中体现于张思德身上。“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三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又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正是在延安精神的引领下,党赢得了人心,获取了文化领导权。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应对历史性考试的西柏坡精神。其内涵主要表现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我们党即将在取得全国政权时又一次精神洗礼,体现了思想上的深谋远虑。
纵观党的革命文化发展进程,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在奋斗历程中积累的最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使其精神内涵一脉相承,使我们党能青春永驻,永葆先进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