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京城如何排水

昔日京城如何排水

近日连降大雨。触景生情,一些市民对历史上的京城排水系统产生了兴趣。溯古切今,城市逐步兴起的过程中,城市选地兴建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供水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排水问题。古代一般城市的供水、排水,均依靠“母亲河”。现代城市才有供水线和排水线的区分,尽量做到二者各行其道。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建都后就有了“宫禁之地”,流入宫禁的“御河”当然不能承担排泻“民间污水”的作用,所以京城的排水系统是“双轨制”。御河进入宫禁之前,只承天水(雨水),不承地水(民间使用过的水)。

前元时期“承蓟城之旧”,北京的城址在今西城区南部。水源系引莲花池之水西行,经水关进入城区后流入宫禁之地。水关之址今为金中都水关博物馆。由于莲花池水系的供水量有限,所以多置水井供民间取水。从考古成果得知,今西城区南部的水井从战国时期就分布得广而多。后世承之,故老北京有许多以井命名的胡同。流入宫禁的“御河”既是禁内的供水渠道,也是排水渠道。出宫后供水任务完成,由东南方向出城,经今龙潭湖水系汇入潮白河。

民间使用过的生活用水,不得流入“御河”污染宫禁之区。此项政策后世亦承之,所以老北京居民院中多置“渗井”。顾名思义,渗井不是取水之井,是渗水之井。其结构是井壁围砖,上用石板封顶。引生活污水流入其中,自然下渗。久而久之,造成“地污水咸,南城忧堪”。用现代术语来表述,也就是“三千多年的生活污水渗入地下,污染了表层地下水”。居民院中的“渗井”,直至本世纪初犹有存者。

侯仁之先生认为,由于莲花池水系的流量不足,元兴建大都时只能在金中都故城北垣外选新址建城。大都城所依托的是紫竹院水系,高粱河由西直门水关入城,经今什刹三海流入宫禁。为了让漕船能由通州进入北京城区,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水西行,汇西山诸泉积于瓮泊(今颐和园昆明湖)后流入紫竹院。这项工程增加了高粱河的水量,使漕船可舶于大都城区的积水潭。为了“蓄水行舟”,大运河北京至通州段设置了多重“船闸”,平时关闸,下雨时开闸泄洪。元灭宋统一全国后,“西域降人”所组成的赤马探军(大运河的河防部队)“一体入社”,成为“编户民”。于是“闸兵”“河兵”也就成了“闸户”“河户”。直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二闸(庆丰闸)的闸户犹司雨中开闸泄洪之责。

永乐迁都北京之时,对城区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更高层次上的规划。“御河”之水经今北海的水闸流入紫禁城,由太和殿前的金水河流出。单士元先生曾撰文阐述故宫的排水系统:大雨、暴雨之后,宫中不存积水。其因是利用北高南低的落差,全面规划了殿、院的下水道和明渠。下大雨时,太和殿的喷水兽口中水流如瀑布涌出,雨停后,殿四周滴水不存。

对民间的“排水问题”,则修建了“大明沟”。这条地下排水道沟壁砌巨砖,上铺用桐油浸透的柏木,工程堪为坚实。大明沟使用了六百多年,直至20世纪末,有些沟段仍然可以使用。

北京内城有许多“沟沿”“河沿”的老地名,这些“沟”“河”的主要功能系排水、排污通道,但均不和进入内三海、紫禁城的水系相通,也就是说不会污染宫禁之地。

清廷移鼎北京后,设置了值年河道沟渠处和督理街道厅。这两个衙门均有管理城区排水的职责。值年河道沟渠处设管理大臣四人,由工部、奉宸苑、颐和园、步军统领衙门各选派一名堂官(正副职首长),经皇帝钦命后出任。其职守系“掌五城(外城)河道沟渠之事”,任期一年,年终奏请更代。督理街道厅初由工部派满汉司官二员管理,后改由“督察院抡选满汉御史二员,工部、步军统领衙门各抡选司官一员”由皇帝简派,管理京师外城街道之事(内城由步军统领衙门独家管理)。涉及排水的职责系“禁骑奇沟”和每年二月开冻后掏空官沟,以便雨季流水畅通。完工后要呈报河道沟渠大臣派员“会同查掩”,以确保工程质量。

上述两个衙门的职官均是临时性的“差”,到期轮换。今人有些不解,其内幕是皇家工程太肥了,“有财大家发”。五马分肥,才是皇上设官之道,臣下为官之道。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