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拆的不是围墙,而是心中的

高校要拆的不是围墙,而是心中的"墙"

有媒体报道,为推广开放街区制,北京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所高校试点“拆墙”,消息一出即引来热议。稍后,市规划委透露,“拆墙”一说并不属实,对几所学校的规划是加密路网和改善局部道路微循环,与拆墙推动街区制无关。

高校“拆墙”一说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人提议我国大学应与国际接轨,拆掉围墙。到了本世纪,随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不少国人都曾到国外旅游,而到欧美去旅游的人总少不了去世界名校瞻仰一番,时常便能听到一些朋友感慨: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世界知名大学都没有围墙,和周围的社区融为一体,确实是有世界名牌大学开放包容的气度,相比起来中国大学就显得封闭保守了。在部分国人心中,有没有围墙代表着一个大学的自由开放程度。

W020160727758245555932

但事情真是如此吗?区区一道围墙,就能够割裂大学和社会的联系?其实不然。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围墙是传统文化和实际安全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素有砌墙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即有“城郭之制”,大到保护整个华夏民族的万里长城,小到普通人家的院墙,“墙”在我国文化中意味着保护和安全。而从维护大学校园安全的角度而言,围墙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大学生遭遇意外事故的事件频频曝光,几乎每年都有数起大学生遭遇不幸的事件,甚至有不少就发生在学校附近。如果高校拆除“围墙”,那么学生的安全谁来保障?

有人说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不少美国大学都没有围墙。但是没有围墙的美国大学,其安保措施都非常严密。其安保分为两类,一是有安保人员在整个校区来回巡逻,二是每栋教学楼等单体建筑内都有安保,安保觉得进来的人可疑,会让其出示PHOTO.ID。对于中国高校而言,这样做能否解决校园安全问题暂且不论,首先就会带来复杂的管理问题和高昂的安保成本。

一个大学是否开放自由、是否融入社会不在于一道围墙的拆建,而在于大学的办理理念、大学的包容精神和改革精神。

20世纪90年代初,北大拆除南墙,曾经引起一时轰动,但此举除了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之外,北大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而八年后,北大把曾经拆除的南墙又重新垒起来,也无非出于现实性的需要。无论围墙拆建,北大依然还是北大。

高校要发展,需要有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有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不少知名大学走上了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校园内重视教育和科研,校园外和企业合作,发展产业,转化技术,经营专利,涌现出了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一批重量级高科技企业。但是依然有很多大学理念陈旧,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很快适应社会竞争,这些高校的确需要“拆墙”,但要拆的不是现实中的围墙,而是心中的“围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