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

摘要:因此,不仅在学术与政治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必要的张力,在哲学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这两种性质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必要的张力。

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地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讲话鲜明地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战略任务,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意义、主要任务、原则要求和实现途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以此为指引,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切实肩负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和历史使命,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奋发努力。

就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而言,讲话将其具体化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位一体的系统。讲话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各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讲话还特别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乃至一般科学的基本结构,三者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学科体系是平台,学术体系是内容乃至内核,话语体系是综合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其中,学术体系显然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术”,古人常称其为“道术”,意指关涉对宇宙万物和人生之根本的认识,是具有根本性的学问,故有“天下莫大于学术”之说。学术体系是这种根本性知识、学问的系统化,它是人类专门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文化的结晶和精华,承载和映现人类精神,能够滋养、完善社会个体和整个民族,引领社会和时代进步。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短板以及与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学术体系方面。正如讲话所尖锐指出的:“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位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赋予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提升其国际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所应具有的特点时,明确提出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以及“体现系统性、专业性”等三项基本原则和要求。这些原则的提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提供了基本的范式和路径。

要落实好这三项原则,切实完成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的任务,需要着重解决和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主体性与原创性的关系,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关系,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以及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关于主体性与原创性的关系。讲话深刻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原创性是一切人类精神成果、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之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富有自身特色、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及能够立足于世界学术之林的关键性要素。正如讲话所阐明:“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就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关系而言,一般说来,原创性应在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两方面均得到体现。但是,由于基础理论构成应用研究的基石,只有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应用研究才容易和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原创性首先应在基础理论方面得到体现。可以说,基础理论的创新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制高点,学术体系的创新首先和主要表现在基础理论的创新。为此,需要将基础理论的原创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基础理论的创新具有较高的难度,要能够有所收获,必须要有心若止水的定力,深厚卓绝的功力、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努力。也正因如此,才更充分地彰显出其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原创性归根到底要源于和基于社会变革和社会实践。正如讲话所指出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原创性以主体性为根基和前提。要使学术体系具有原创性、独创性,必须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主体自身的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主体的规定。相对对象性和客体性而言,它以主体的社会实践为现实载体,具有自我性、独立性、自主性、自为性、主动性等特征。这种主体性,应在立场、价值取向、基本观点、观察视角、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等诸方面得到体现。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主体性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的人格、素质和能力中,以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是作为研究结果的研究产品或成果中。科研成果是科研主体的人格、素养和能力的外化和对象化。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在本质上取决于科研主体自身的完善化程度。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曾强调“为仁由己”,明确地将学术之事归结为“为己之学”。这里所说的为己,当然不是说为一己之私利,而是说为学的功用首先应是用来提升和完善自我,用于自己修身、做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良好的道德,“真正把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统一起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强调主体性,不仅要注重坚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群体和个体的主体性,而且要注重坚持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具体而言则是坚持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需要立足中华民族文化本身,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位,同时充分借鉴和吸收各种外来优秀文化。“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位,首先意味着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其次意味着要大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论继承还是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显然都要立足中国实际,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和社会实践出发。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