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 (2)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 (2)

摘要:因此,不仅在学术与政治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必要的张力,在哲学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这两种性质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必要的张力。

关于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关系。同一切人类认识乃至文化成果一样,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双重属性,它们分别反映和体现客体与主体、追求真理与追求至善两个基本的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这两个方面都作了充分的阐述,并且坚持了两者的有机统一。讲话指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同时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讲话还要求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既要“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又要坚持“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代以来,伴随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发生了分裂。这种分裂有其直接的认识论方面的原因。在古代,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尚未分化,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关注寓于对自然统一性的追寻之中。近代以来,伴随诸种科学门类由经验科学上升为理论科学,认识论在哲学理论中占据了中心地位,精神原则、科学理性成为至高的主宰,在这种情境之下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外在对象,揭示客观外在对象的隐秘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这种状况固然有助于人们认清和把握外在对象,但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存在及其意义的忽略和遗忘。在现代,伴随认识重心向人自身存在的迁移,人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愈益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心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但与此同时,也诱发了将主体性原则极端化的倾向,致使科学性脱离了价值性的统摄,价值性脱离了科学性的基础,由此导致资本逻辑的统治,科学技术的异化,以及人类中心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物欲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等的盛行。这样,就使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性和根本性的课题。

关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关于民族性,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以及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因此,“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关于时代性,讲话突出强调了现阶段所处时代特别是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对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为此,不仅要立足中国现实的社会实践,而且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仅要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而且要融通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

如同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关系一样,在民族性与时代性之间也存在某种内在的关联。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将固有的民族性遗产和传统提升到今天时代的高度从而赋予其时代性的过程。而面向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融通各种外来哲学社会科学资源,接收和吸纳世界上已经取得的具有时代性的先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使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在某种意义上则是将其民族化、赋予其民族性特征的过程。这样,哲学社会科学的民族性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性就紧密联结、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关于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双重属性,它们在一定意义上具体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关系,并且直接为学术和政治的关系所决定。因此,正确对待和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是正确处理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的前提。学术与政治具有复杂的关系。它们分属不同领域,各自都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和相对独立性,因而彼此具有异质的性质,并且就此而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在逻辑。总的说,学术作为人类把握自身和对象世界的一种根本性的学问,具有超验的特点,它总是诉诸和指向一般或普遍物。而政治作为拥有正当使用强力的特权来维护、规定和管理社会秩序的行为或技术,则具有具体的和现实的特点,它总是诉诸和指向当下和特殊物。

同时,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也显而易见、毋庸质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之学理对象的学术不仅具有真理属性、科学属性,而且具有政治属性,属于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之学术的这种意识形态性质,是其价值性的突出表现。这就使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又具有了一定的同质和亲缘的性质。学术与政治的这种同质性、亲缘性,决定了学术只有转化为政治理念和政治实践才能发挥自己的现实作用,决定了学术具有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学术为政治服务,不仅体现在学术要诠释政治,为政治的合法性提供论证和辩护,而且,体现在学术要为政治提供理念支撑和价值定向,要审视、反思和引导政治,使政治得以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行。

鉴于学术与政治两者的异质性和相互关联,首先,需要严格分清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特别指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其次,需要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保持一定的建设性的张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这既为学术的发展所必需,更为政治的发展所必需。缺乏这种必要的张力,抑或消解这种必要的张力,必然导致政治对学术的遮蔽,泯灭学术的本性和功能,同时也使政治自身丧失自我理解、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能力。

如前所述,学术与政治的关系直接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因此,不仅在学术与政治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必要的张力,在哲学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这两种性质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必要的张力。只有这样,哲学社会科学自身才能获得均衡和协调的发展,其功能或作用也才能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发挥。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工作)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