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琴:《三言二拍》金钱观的解读(3)

摘要:《三言二拍》大家都比较熟悉,“三言”,由冯梦龙编著,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二拍”,由凌蒙初编著,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二部的总称。 陈老师今天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三言二拍》的内容,又从金钱的凯歌、金钱的利剑和金钱的超越三个层面把《三言二拍》的金钱观刻画的入木三分。

莎士比亚有一篇很著名的剧本叫《雅典的泰门》,剧本中间有一段被大家经常引用的“黄金咒”。这个“黄金咒”和鲁褒写的差不多,但是比我们要晚很多时代了。他说“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它可以使黄脸寡妇重做新娘,啊!你可爱的凶手,帝王逃不过你的掌握,亲生父子被你离间,啊!你有形的神明,你会使冰炭化为胶漆,仇敌互相亲吻,使每一个人唯命是从。”这是资本主义产生之后的十七世纪初,莎士比亚用笔描绘了资本主义金钱力量的本质。

莫里哀的《吝啬鬼》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戏剧。这部作品也是想表现对金钱的贪婪是一种卑贱品质的主题。十八世纪西方哲学家狄德罗写了一部对话体小说叫《拉摩的侄儿》。小说中的这个侄子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但贫穷让他的心灵扭曲了,变成了一个厚颜无耻的、卑鄙的谄媚者和欺骗者。作者在这个作品当中一边唾骂、鄙视醉生梦死的上层社会,一边又坦率的承认金钱的力量。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看待金钱呢?当然,贪欲无疑是有它卑贱的一面,但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后,正是金钱的力量打败了封建势力,瓦解了神学,并把一切温情脉脉的关系都异化成金钱关系。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金钱以一种魔鬼般的神力创造着社会图画,迫使人们不得不正视它,不能不用冷静、理性的眼光来重新考察社会现实。这其实就是西方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经济背景。

二、《三言二拍》金钱观的解读——金钱的凯歌

《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小说。我从三个层次来解读《三言二拍》的金钱观。第一个层次,要承认我们离不开金钱。

在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非常的繁荣,当时有一本书叫《白银资本》。它描绘了在明代的中后期,中国的白银保有量占了全世界自有白银记录以来的三分之二。几百万两的白银流入中国,所以,当时有一句话叫白银流入东方,黄金流向西方。在这种情况下,一股拜金主义思潮腾空而起,这种拜金思潮开始刺激人们的各种欲望,人们在这种迅速膨胀的欲望当中开始了激动而又盲目的探索。人们开始探索自己能不能去创业?能不能去经商?能不能挣一笔钱?

我们经常会说文人作家为什么要提出问题,但是我们也知道文人作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问题是要由政治家去解决的。文人作家们提的问题为什么能够提醒我们呢?因为他们对社会当中正在萌芽的新的东西,能够比较敏锐的捕捉到,也能够从世俗的欲望当中嗅出新鲜而又刺激的味道和气息。《三言二拍》里面写到,有一个做生意的人叫王生,做的不好回到家里就不出去了,他的姑妈就鼓励他说,失败了可以重新开始,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我们注意到,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仕、农、工,最后才是什么?才是商。现在倒过来了,商是第一等的,科举反而排在经商的后面。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传统的观念在明清小说家的笔下已经产生变化了。

责任编辑:王培培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