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服务发展,为非公企业创造良好环境
一个外企总裁主动划出1300多平方米场所用于建设企业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非公企业党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让老外也如此支持?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1996年公司成立党支部时,被称为是一个无场所、无经费、无活动的“三无”组织,可公司党组织和党员没有退缩:党员徐国清设计出负重块替代产品,每年为公司节约20多万元;党员蔡明发开展技术攻关,获科技成果5项、专利授权8项;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党组织启动全员营销活动,公司当年销售量逆市增长20%……大批党员的优秀表现不断征服着公司高层,才有了后来公司高层对党建的鼎力支持。
在非公企业党建中,有许多像林德公司党组织一样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为企业生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这凸显出非公企业党建的作用,同时也是初衷,即‘要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创造良好环境’。”中组部负责人表示。
如何通过非公企业党建服务企业发展,各地进行了大量探索:
江苏苏州高新区统筹各类资源,搭建一个面向基层、内容多元的服务平台。一方面,党建工作室与30多个区级机关部门共建,设立机关服务非公企业党建“阳光能量站”,收集企业服务需求,帮其解决发展难题;另一方面,党建工作室依托区党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党员维权服务中心,协调区人社、工商、税务等部门提供党员就业创业等服务。
上海金桥开发区综合党委协调工会、人保等16个部门,组成劳资矛盾调解小组,建立“预警、协调、处置”工作机制,同时做好企业减员裁员定期排摸、调解员队伍培训、党员关怀帮扶等工作,近年来化解群体性劳资纠纷201起,涉及员工1.8万多人。
……
非公企业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引领作用,激发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困难,赢得了企业的充分信任和拥护。“通过党委的工作,解决了很多企业想解决但又解决不了的问题,党委的威信自然就树立起来了。”深圳中浩工业城党委书记钱宗春感慨,“这些年,园区党委不仅成为生产经营的坚强后盾,更成为企业信誉的金字招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