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中秋时间”与家国情怀(2)

习近平的“中秋时间”与家国情怀(2)

2013年8月30日下午,习近平在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道多福社区与下岗工人、下岗再就业人员、退休老职工和社区干部代表座谈。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今夜月,洗寰瀛

传统文化照亮家国情怀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融合的愿望。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采撷众多与中秋有关的文化,其主要蕴含和表达的“家”与“国”的情怀,习近平也念兹在兹。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2015年中秋节,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与侨胞话中秋、诉乡情时专门引用了这句话,正是他挚热同胞情怀的生动体现。

在家和万事兴的理念下,中秋团圆,是皓月当空下对家族文化的濡染、对家国情怀的致敬。“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习近平给父亲的祝寿信中就曾写道:“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更是强调指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对祖国的热爱,推动着国家富强一步步从梦想走进现实。

古今兴盛,皆成于实。家国情怀是“中国梦”的脐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脉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习近平铿锵话语,就已点明了当代共产党人责任和担当。

《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称,“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源远流长。习近平的家国情怀,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坚实步履中不断书写精彩华章。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