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长征途中,坚持信仰、宁死不屈倒下的红军将领也不少。现代人如何能进一步走近那段历史,走进革命前辈的精神世界?
王树增:“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被捕宁死不屈,在狱中写下一系列文章《清贫》、《可爱的中国》等,文采非常漂亮。方志敏被处决的时候,神色安详。他是一座丰碑,是个真男人、真党员、真汉子。
瞿秋白,同样是位有着丰骨伟大的前辈。宁愿走上刑场,也没有背叛自己的信仰。国民党行刑人员回忆,当时瞿秋白走上刑场时还高声唱着俄语国际歌。
1935年一次突围战斗中,刘伯坚不幸身中数弹左腿负伤,落入敌人手中。狱中,刘伯坚写下“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陈毅突围时大腿被打断,坚持上山游击。夏天山上野草丛生,红军战士以野菜度日,然而冬天很难想象。陈毅每天睡不到2个小时,天天高烧和死神战斗。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每个人的人生都很艰难,考验精神质量。要了解革命前辈的信仰,更高层面理解英雄主义,可以多读些前辈的诗词和文章。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1935年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词中,既有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激烈场景,更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气度和博大胸怀。
精神状态向伟人靠拢,小到人的人生,大到民族,今天说长征精神是在呼唤英雄主义的回归。
记者:很多电视剧中,部队穿戴整齐出发长征。今天,长征路沿途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风景优美,遍地农家乐。今天的年轻人如何真正审视当年“长征”之路?
王树增:事实上长征不是浪漫的。当年特定环境,一开始就注定充满危机,必须了解前提。长征初期有大量牺牲,是一场场对人的忍耐力和精神的严峻考验。在严酷的敌我关系的考验下,长征是一种流动状态,始终处于行军、突围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后勤补给从哪里来? 敌我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鲜有这样的实例。
湘江之战异常惨烈,我屡屡不忍下笔。湘江上游河面很窄,冬天时可以涉水而过。我多次去勘察战场,难以想象那条小小的湘江能倒下数万人之多———红军长征出发时有8万余人,过了湘江只剩下3万多。勘察中,我找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了解情况。这个老人半天不吭声,后来说:当时哪里敢看!江面拐弯的地方都是灰色,当时红军军装就是灰色的,江面上漂满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大部分都是没名字的烈士。当地有个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
湘江战役中,为保证大部队过湘江,师长陈树湘率领34师负责后卫。大部队撤离,34师却遭重重包围,几乎全部壮烈牺牲,陈树湘负伤被捕。当时湖南军阀头子何键给前线湘军将领发电报,命令把这个红军师长活着押到长沙来!湘军官兵连夜抬着陈树湘行走在小道上。突然,后边抬担架的士兵感觉踩着什么差点滑倒。原来,陈树湘师长躺在担架上,用手撕开腹部伤口,把肠子掏出来扭断,宁可亲手了结生命,也绝不落入敌军之手。牺牲时,年仅29岁,被当地百姓称为“断肠英雄”。
记者:您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是什么?
王树增:长征精神是崇高信仰下的人类壮举。有些人别说什么信仰,什么都不信。这样说显得很时髦,说有信仰很丢人。我认为,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民族,人都是有信仰的。一个人要活得有质量、活得正直,宁可丢掉一切,都不会丢掉内心坚守的精神价值与信仰。
如今纪念长征,是呼唤英雄主义的回归。长征不只是艰辛的跋涉,更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生长,鼓舞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长征精神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永不言败、决不后退的精神,这种精神形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也是世界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是共通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依然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记者:今天很多年轻人愿意重走长征路去了解纪念长征,您怎么看待年轻人这种方式?长征精神对于当代党员、军人、年轻人有什么意义?
王树增:他们在寻找一种精神力量,使自己更坚强一些、更乐观一些、更宽容一些。作为当代中国年轻人、党员、军人,需要了解长征的历史,而不是集体性遗忘。怎么走其实是次要的,做文化生态修复工作,是非常好的开端。
对党员的要求,就是要舍弃个人利益,必须为信仰、为大部分百姓谋福祉,党员绝不能满脑子都是个人利益。富强是两个概念,“富”不代表“强”。永远不要推独轮车,一个小石头就能让你翻车,物质和精神不能一个快一个慢。不要忽视精神的建设,忽略了中国梦就是空话。到了关键时刻,只有精神强大的民族、信仰坚定的政党才能坚持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做合格党员,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最初拥抱的信仰。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英雄精神奇迹。我认为,今天有些人精神严重缺钙,强度、刚度不够。有出息的民族到处都是纪念碑,没有空白,世世代代纪念历史民族英雄,这样的民族是伟大的。有些城市高楼大厦多,纪念碑太少。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英雄度过难关。长征所体现出来的英雄主义和精神硬度,无疑是世界奇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