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成果,七大军区番号撤销,改为五大战区。我军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辉煌的陆军史。我军的其他军种都是在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都深深地带有陆军的痕迹,延续着陆军的军事文化。长期以来,我们军队坚持以陆军为主体的思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陆军的地位、作用都十分重要,不可替代。但是现在,要改变以陆军为主体的思想、模式和做法。我国目前的主要威胁来自海上和空中,这是陆军够不着的,况且,外敌地面部队直接踏入我国领土作战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是极小。就连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军队——美军,在反恐作战中都不愿派出地面部队,因为地面作战成本太高、牺牲太大。从利比亚战争开始,美军就主要是空海作战,到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军把60%的海空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因此,就要求我们的军队适应这种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变化,由陆军为主体转变为陆海空三军并重。特别是在此次军改中,又新成立了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三个新军种领导机构。过去,虽然以陆军为主体,但陆军的事情没有一个具体部门牵头管理,且陆军的建设又相对滞后,使得陆军的现代化受到严重影响。现在,陆军作为一个单独的军种,成立了陆军领导机构,实际上是加强了陆军的管理和建设。另外,原为独立兵种的第二炮兵,升级成为独立军种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也是按照现代战争的需要新设立的,主要肩负航天、网络空间以及电子对抗等方面的作战任务。这些部队的组建都是我们军队的重大转变,是此次军改的重大成果。七大军区番号撤销,改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五大战区,就是要三军并重、各军种并重。新组建战区的领导指挥班子有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资源部队的配属力量,每一个战区都能相对独立进行战役级作战。美军有19个战区司令部,俄罗斯有东部、西部、南部、中部4大军区,而我国有五大战区,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合我们应对各战略方向的作战需求。此次军改中,各军种领导机构也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机关人员总体缩减了三分之一。把机关人员分流到基层作战部队的做法是偏重“用兵型”发展的考虑。另外,战区联合作战指挥要专司主营。在这里,专司主营就是准备打仗和打仗,要专门干这件事,精力不能分散。
今天的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非核战争的常规战争、局部战争、恐怖战争之外,我在十几年前提出了一个军事理论——隐形战争。隐形战争是指一个国家特别是军力强大的国家,依托军事优势,干涉别国内政,对别国进行战略包围、封锁和经济制裁,甚至直接推翻别国政权。它不像其它战争,一般明枪实炮地打仗,而是以一种躲过大家视线和舆论的特殊形式的军事较量。但是,隐形战争的战争机理、作用以及造成的损失、影响等同于甚至超过于一场中小规模的战争。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隐形战争中被搞垮的。伊拉克战争其实是美伊战争的第二阶段,早在伊拉克战争开始前,美国就对伊拉克进行了多年的隐形战争。伊拉克在美国的经济制裁、军事包围、战略遏制、政治打击下,国力和军力大大衰弱。海湾战争是隐形战争与常规战争、局部战争的一个接力棒,是一个转换。因此,对于这场战争的分析、认识和评估,我们要运用新的眼光、科学的思维和新的战争机理。特别是美国提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挟持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武器核查。但是,却在发现伊拉克确实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下,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现在,针对美国提出的“中国威胁论”,我们要向世界阐明,我们的国家、军队对别国没有威胁,我们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但同时,如果在战争准备上,我们简单化地按照这样的思维模式,不搞军备竞赛,就会使我们的国防力量大大削弱,那么,某些国家就会认为中国真的没有威胁,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也会增大。我们国家崇尚和平发展,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不会主动威胁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利益。但是,我们要具有威胁、威慑其他国家的军事实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战争,才能真正和平发展。
另外,此次军改在规模数量的调整、保障单位的改革、政策制度、机制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上,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第三个成果,军民融合。习近平主席强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大的人民军队,就需要不断加大对军队的投入。就目前来看,国防费应占GDP比重的3%-5%,在这一比例范围内,国家对国防、军队的投入越多,对经济发展越有利。过去,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在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军队要忍耐”、军队搞生产经营。也正是在那时,军队腐败及不正之风开始滋长,以至发展到后来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两年,已有两位军委副主席因贪腐而落马,这主要是由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决定的,但也与大环境有一定关系。1998年,军队结束生产经营,有位军委领导讲,军队经商,必然腐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那时候的军队已经有了市场经济的气味,交换原则已经侵入到军队的官兵关系、上下级关系,腐蚀着官兵的灵魂。另外,西方和平演变,搭着市场经济的便车侵入我们部队,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此次军改的又一个重大成果,是彻底停止军队有偿服务,为军队经商真正画上了句号。这使部队的权力部门、广大官兵不再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被金钱和权力所俘虏。
与此同时,国防费还需要增加,这对国家经济发展非但没有影响,还会有强力的拉动作用。国防工业和军队战斗力的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情况下,国防工业将推动创新发展。国防处在高科技产业的最前沿,在满足军队需要的同时帮助地方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同时,地方上很多先进的民用技术也会被军队借鉴,两者融合,相互受益。比如,航天技术一部分用于民用,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天河计算机,主要用于计算军用数据,现在大量进行民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其军民融合效益可能是几何级的。在此次改革中,通过体制机制的落实,政策制度的设计,使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可靠性、稳定性。军民融合,重点要实现军民之间的人才融合、政策融合、制度融合、产品融合、技术融合,从而,最终达到国家利益的融合。这都需要加大对国防的投入。但是,如果国家对国防投入超过一定比例,就会加大国家的财政压力,就有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前苏联就有过这样的教训。当然,前苏联的解体,主要不是因为军备竞赛,而是由于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前苏联没有和中国搞好关系,加大了它在战略上的难度和运行成本,这些使它的经济陷入困境。在合理范围内,国家对国防投入越多,经济发展得就越好。只有解决好军民深度融合的理论问题、理念问题、机制问题、制度和政策问题,军民融合才会向深度发展,才能确保富国和强军,只有这两个轮子同步向前运行,才能科学、辩证地把握国家前进的方向,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第四个成果,在政策制度方面,通过这一轮军改,广大官兵的基本利益将会得到更好的保障。有一个大趋势,就是广大官兵的福利待遇会越来越好。我们军人的荣誉感、责任感、积极性、创造性,既要靠教育的深化,又要靠政策制度的支撑,靠物质基础。
以上是这次军改已经取得和将要取得的重大成果。从体制编制的角度讲,这次军改的成果和特点,还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词:集中、联合、专一、高效、超越。
集中。通过这次军改,全军的领导权、指挥权更好地集中于中央军委和军委主席,更加明确和固化了军委主席负责制。在这一方面,西方国家早已开始这样做了,比如美国、俄罗斯,都是总统负责制。过去我们也提过,但是不够明确。前几年,在徐才厚、郭伯雄任军委副主席期间,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严重影响和妨碍了军委主席履行职责。那么,这次军改彻底从制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将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权力向上集中于军委主席,军委主席是最高统帅、最高指挥。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4月20日就是以军委联指总指挥的身份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的。只有军队领导层和指挥层的高度集中,才能够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才能保证在战争和重大变化发生时指挥顺畅。另外,指挥权集中到两个层面:军委联指、战区联指。过去,各个军区、各军兵种都有指挥权,现在,各军种只在过渡期有指挥权,今后,虽然也有指挥权,但是一种相对较小、技术性的,而不是战役以上的指挥权。
联合。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就已经提出联合作战指挥,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改革,没有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使联合作战指挥长期处于没有很好建立起来的状态。那么,在这次军改中,每一个战区本身就是一个联合作战指挥的体制,其构成包含了各大军种和兵种,天然、客观地具备了联合作战指挥的组织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