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关注三大重点(2)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关注三大重点(2)

改什么

一是补短板。在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道路上,中国有很多短板要补,其中最紧迫的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具体说来,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制度建设方面: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村商品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形成基本的制度框架,形成为农服务的长效机制。主体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公共服务机构,并逐步建立村级农业服务站点。其中,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之一。这类机构的服务一般都应该是免费的,是公益性服务。其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服务组织、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市场化主体等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这类机构的服务一般都是收费的,是经营性服务(合作社、协会为成员服务除外)。再次,要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最后,各级供销社改革要按照中央11号文件的要求,为农、务农、姓农,联结公益性服务机构和经营性服务机构,不断探索新的为农服务模式,如土地托管等,通过改革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市场建设方面:主要是市场秩序和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村流通的现代化,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市场环境。

二是去库存。目前,中国农产品的库存主要表现在玉米、稻谷等,其中东北地区的玉米库存可能达到一年的产量,南方地区质量较低的稻谷也有一部分进入了库存。库存过大,一方面国家要花费巨额保管费用;另一方面,粮食在库里保存的时间越长,新粮变旧粮,再变成陈化粮,价值越来越低,对粮食本身也是巨大的浪费。去库存,首先要把财政对粮食收购、储存的费用由暗亏变明亏,库存的粮食按饲料、燃料酒精等途径进行限期消化,除了企业库存等民间库存外,要以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年消费量17%~18%为基础,加上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弹性,计算出国家库存的粮食数量,正常情况下不要超过这个数量。其次,着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目前,玉米流通政策正在以前临时收储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要点是由价内补贴改为价外补贴,价格随行就市。其市场化的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是如何保护粮农的利益,这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在玉米价格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改革。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在保障供给的基础上,提高粮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去库存还有一个被政策界和学术界忽视的重要方面,就是蔬菜、水果等不耐储存农产品产销不衔接,导致区域性卖难,大量农产品积压在农民家中烂掉,甚至由于收获成本高于销售价格而任其在田间腐烂。这一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长期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除了给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外,最重要的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靠新型经营主体的再造联结生产、市场与消费,减少流通环节,延长农产品价值链。

三是降成本。新世纪以来主要农产品成本持续、全面上升是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仅以2009年以来的变动为例,2009年,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亩均成本分别为683.12元、567.00元、551.10元,而美国同类农产品生产成本分别为952.03元、325.79元、615.12元,稻谷、玉米的生产成本均低于美国;到了2014年,三种作物亩成本分别为1176.55元、965.13元、1063.89元,美国同类产品分别为1030.8元、318.71元、696.84元,稻谷、玉米的生产成本均高于美国,小麦成本从2009年高74.07%上升到高3倍以上,完全没有竞争力可言。从成本结构比较看,中国农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上升快是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是降成本的根本手段。

四是调结构。这次农业结构调整,首先要树立大国土、大粮食观念,即从单纯的粮食拓展到所有食物,包括肉、蛋、奶、菜、水产品,以及马铃薯主粮化以后所带来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的变化;从单纯的20亿亩耕地视野拓展到所有可以利用的国土资源,包括46.9亿亩林地、58.9亿亩草原,以及大量的荒山荒坡和海洋、河流的滩涂等,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可以生产出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的食物。其次,要促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扩大青储玉米种植面积,推进粮改饲、经改饲,用地养地相结合,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水平和收益率。再次,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在不断提高国内农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对于个别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大豆),也要制定一个对我有利的进口策略,并逐渐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而不是被动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