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铭闻:将精神的种子埋入时间 ——写在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

光铭闻:将精神的种子埋入时间 ——写在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

八十年前的1936年10月,三支越过了数十条山脉河流、转战了大半个中国的红色队伍,先后在甘肃停下了脚步。当他们将红旗插在了小村“将台堡”的土地上时,也将“长征”二字刻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它成为一个古老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史上悲壮而精彩的篇章,为民族精神赋形,将古代、近代、当代中国的精神长河连成一脉。

它成为人类伟大意志的中国诠释,向一切文明重申:信仰能凝聚无坚不摧的伟力、理想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巨响。

它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关键性一步,向世界无声宣告: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走一条前无古人、开天辟地的道路。

它成为一种象征和标识,锻造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支点,汇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完成历史飞跃的精神财富。

八十年前,领导长征取得胜利的伟人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八十年后,带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领导者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长征,已将精神的种子埋入了时间。

“长征”,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富强、复兴的征途具象化

“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八十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如是说。实际上,对于“全部史诗”的细节,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寻找。

1934年5月30日,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刊发了这样一则报道:《八兄弟一齐报名当红军》,内容是江西省瑞金县下肖区七堡乡农民杨荣显的八个儿子同时报名参军的事迹。四个月后,长征开始。人们关于这八位年轻人的最后消息,是他们在长征中全部牺牲的噩耗。时间地点,不详;后代去向,不详。

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红四团二连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和熊熊烈焰,攀着桥上铁索前进,一举夺取泸定桥。几十年之后,这电光石火的历史瞬间早已被写入了教科书,但22位勇士中却只有8位的名字能够确定,其他人的纪念碑仍然是无字碑。

漫长的时间里,学者、记者们踏破铁鞋,不断追寻着这些在历史指缝中遗漏下的信息。结果可能并不乐观,但“寻找”本身就已构成意义。它是追念、是激励、是寻根,是对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我们的民族精神的持久呼唤。

寻找,是看清民族的来路。长征这一伟大远征的背后,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志,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抱负,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胸怀,是“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血性,也是“人间遍种自由花”的理想。

寻找,是探寻民族的未来。八十年来,“长征”二字已不仅仅指1934至1936年间的一段历史,而且成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富强、复兴征途的具象化;长征精神已不仅仅指向这二万五千里的行程,而且不断拓展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内涵,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代都结出了硕果,最终形成了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巨大力量。

凡是活着的历史,都贯穿着精神的绳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广义的长征赋予当代中国人的任务,需要我们将文化自信作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力量,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真正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