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着力点

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梦”,归根到底还在于发挥“人”的作用,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而要落实和做好这项伟大工程,则需要集中抓好三点。

做足政策引领,把新型职业农民“引”出来

2016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布了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在于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加强中央与地方政策对接。其一,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尽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回归农民的职业属性,并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渐进性地改变国民观念,形成“干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去农村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无奈”的社会共识和集体认知。其二,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法规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质量督导体系与国家对“三农”的扶持政策有机统一起来,逐步实现将农业生产经营、各种农业补贴发放、土地流转等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挂钩,建立起严格而又有保障的农业准入制度,甚至可以将职业农民资格作为政策扶持的前置,从而确保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建设有信心有底气。其三,逐步完善对新型职业农民专项扶持政策的体系建设,诸如在农业补贴、土地流转、技术服务、金融支持、加工营销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通过政策引领和扶持帮助,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确保回归农业和进入农村有钱赚。

搞好服务保障,让新型职业农民多起来

要解决中国式农田“后继有人”、中国特色“亿万人吃饭”问题和发展现代农业“迫切性要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至关重要。但应看到,当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诸如土地流转不易造成农地规模小、碎片化、竞争力不强,农村贷款困难造成创业难、发展后劲不足,以及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不足造成增产不增收等,集中来讲“缺高素质人才、缺资金来源、缺规模化经营”。可以说,搞好服务保障化解“三缺”难题迫在眉睫,只有让新型职业农民进得来、能发展,才能实现队伍最终壮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关键在于搞好基本服务保障,在处理现实困难与长远发展基础上,围绕“三缺”做工作、下功夫。其一,落实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和现实发展需要为重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大众化普惠性动态式培训,通过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形式进行服务指导,逐步把农民工、大学生、热爱“三农”的企业家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务农创业人员变成现代职业农民主力军。其二,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和财政支持向农村倾斜,包括通过税收减免、财政担保等,鼓励国家的、地方的和股份制金融机构拓展“三农”业务,以及探索“1+3”服务模式(地方政府协调,保险公司担保,金融机构放款,职业农民创业,赢利后三家分成)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中普遍面临的资金缺、融资难问题。其三,目前土地零散小片经营是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的最大障碍,而现实中农村又存在因撂荒、无力耕种等造成的大片沉睡土地,这就要求在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要做好产权评估、交易流转、监督监管等服务保障工作,实现土地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有序流转。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