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思想汇报(3篇)(3)

重走长征路思想汇报(3篇)(3)

核心提示:长征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她的不朽更深刻表现在此后的延安精神上,表现在那种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尽管这种精神起初只表现为一小部分精英们的品质,正是这些品质所展示的楷模表率作用,成就了共和国的辉煌之路,成就了今天人民大众的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新生活。

(篇三)

为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从xx月xx日到xx日,校团委组织了一次重走长征路的活动。为的是体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烈那种气吞山河的革命壮举,同时发扬长征精神,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参加这次活动的是校院的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干部,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在三天的活动中,我有很多深刻感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而我们国家现在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xx总书记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长征,因此,我们的民族和新时代的发展是非常需要长征精神的。

x月x日上午x点x分,在聆听完xx书记的叮嘱之后,我们就乘车开始我们的“长征”。这次重走长征路的目的地是甘孜州泸定县的磨西镇。在路上,我们听魏书记为我们讲解了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小学的时候,我们在课本中学到了《飞夺泸定桥》一文,那时就对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向前、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动。今天,我们终于要见到泸定桥了,重新来听当年那些悲壮的事迹,心情更加不一样。

下午xx点,我们终于到达了泸定县。泸定县处于二郎山脚,大渡河边。大渡河依然水流湍急,站在铁索桥上,感慨万千,思绪飘到了xx年前的那个xx月。英勇的二十二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这是何等的悲壮,又需要何等的信念。英雄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英雄的中国工农红军!

随后我们一行19人到达了磨西镇,并于第二天参观了摩西天主堂。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曾在此召开过著名的磨西会议。在天主堂,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当年曾经住过的房间,当年的会议室以及当时用来安置伤员的教堂。1935年5月29号晚,连续行军三天的毛泽东夜宿磨西天主教堂神甫房。当晚10点多,他在那里召集朱德、周恩来等开会,决定红军不去康定;长征史上称为“磨西会议”。次日凌晨4点,毛泽东与红军将士在火把和马灯的照耀下,在磨纲岭半山坡接到先遣团派人送来的捷报,得知飞夺泸定桥成功的消息后,很是兴奋,让身边的警卫员和马夫加快脚步,赶赴泸定桥。

这次重走长征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领会和感悟到得长征精神将永远的激励我坚定不移地的跟党走,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拥护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我想当我们今天怀着对英烈的崇敬,隆重纪念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时,一方面,无论我们事业的今天和未来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与胜利,都不应该也不可能忘记无数革命与创新的先烈们所作出的历史性伟大贡献。另一方面,我们的感受会否化为一种力量?使时代的车轮跃迁到一个新的台阶,使人类的理想与追求更上一个层次。

长征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她的不朽更深刻表现在此后的延安精神上,表现在那种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尽管这种精神起初只表现为一小部分精英们的品质,正是这些品质所展示的楷模表率作用,成就了共和国的辉煌之路,成就了今天人民大众的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新生活。我们纪念长征,更大意义上说,不是单纯的怀旧,更不是恋荣和希望这种历史悲壮的重演。而是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为人类崇高理想的坚定信仰不懈努力奋斗上开创新局面,迈向新未来。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