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解放前的陈修良(2)

南京解放前的陈修良(2)

首先把策反目标选定在国民党南京空军轰炸大队飞行员俞渤身上的,是年轻的地下党员林诚。他的公开身份是空军第四医院的航空医官,其职责是为南京大校机场提供医疗服务。中尉医官为人爽朗热忱,机场的飞行员们爱和他在一起。林诚带着观察对方内心世界的眼光与这些“空中骄子”相处,在频繁而又真诚的接触中打通了上尉飞行员俞渤的思想。俞渤对蒋介石不顾国计民生大打内战的政策感到厌恶,亦对国民党污浊腐败的政治风气灰心丧气。尤其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之后他认定国民党败局已定,不可逆转,痛心于以B24这样先进的空中打击武器残杀中国人。他在与林诚的多次交谈中表示愿意飞到“那边”去。林诚根据他的心态,进行了循序渐进的争取,让他下定了起义的决心,还把机组的4个伙伴争取过来了。不过,他向林诚提出要求,能够在驾机起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林诚不禁犯难了,把问题反映到沙文威那里。沙不能决断,报告到市委。陈修良稍经思考,说道:“人家同意起义,就是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经受了考验,有什么不能入党的?”市委书记的一番话,让俞渤等人吃下了定心丸。陈修良又对沙文威指示说:“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迄今没有过,这架轰炸机起义的政治价值,抵得上一两个师!一定要保证它的成功!”“大胆中不忘谨慎,周密中不乏灵活。”这是陈修良的指示。

俞渤等人的起义计划得到市委批准后,于1948年12月16日晚9时,与已是中共党员的同机组郝桂桥、周作舟等4人,从南京大校机场驾驶着当时最为先进的B24-514号轰炸机,绕到总统府的上空,一连投下3颗巨型炸弹,然后向北疾飞。当晚11时,飞机在石家庄我军机场降落。不到天亮,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罗青长,按中央军委指令赶到石家庄,慰问第一批驾机起义的俞渤等5人。罗在交谈中告诉俞渤他们:由于夜间难以判断,加上坐标误差,3颗巨型炸弹落在了南京的燕子矶,虽然没有炸中总统府,但把蒋介石、何应钦等人吓得不轻,蒋为此气得当场吐血,下令撤换了机场司令。

上午8时整,南京市委的地下电台收到了中央军委的嘉奖电,中央对首次策动国民党空军起义取得成功,表示祝贺。

陈修良没有为这次成功感到满足,她和沙文威等一批红色谍工,将下一步的策反目标,选在了国民党海军最为先进的军舰———巡洋舰重庆号上。

把国民党海军中影响力最大的“重庆号”争取过来,不单是南京市委想到了的事,中共南方局、上海局大场区委等,也都不约而同地打上了“重庆号”的主意。差不多与此同时,有我党6个方面的地下组织,像尖刀一样插上了该舰。作为其中的第二大策反力量的南京市委,掌握着以蒋树德、王继挺为首的“起义秘密小组”,这个小组已经联络好赞成起义的官兵21人。

最早敏锐发现并立即紧紧掌握蒋树德、王继挺这条线索的,是陈修良。辽东战役结束后,“重庆号”舰上的蒋树德、王继挺等人,时常私下商议起义投向人民一边。蒋树德从他的朋友、已被“伏波号”舰开除军籍的少尉军官王淇那里得知,他有个兄弟很可能是共产党。蒋便拜托他找一下这个兄弟。王淇在与兄弟见了面后,吐露了蒋树德等人的有关情况。这个果然是地下党员的王兄弟,便向陈修良作了汇报。陈修良立即敏锐地意识到内中的重要性,要他抓住王淇这条线索不可放松。之后,陈修良两次秘密约见了王淇,进一步坚定了他的起义决心。在这种情状下,陈修良叫来沙文威与王淇见面,将其移交给“策委”。王淇受命后即去上海活动,与蒋树德、王继挺接上了头,“重庆号”上的“起义秘密小组”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1949年2月25日,这个小组与中共上海局策动的起义力量“士兵解放委员会”联合行动,扣押了舰上的反动军官,把舰长邓兆祥争取过来。原来就有起义思想基础的邓兆祥,指挥军舰改变航向,摆脱青岛美军海军基地的控制。军舰经过9天的艰险航行,于3月4日抵达葫芦岛,受到在此等待的中共东北局代表伍修权和辽西军区副司令员朱军,以及数千军民的热烈欢迎。

同年3月14日,国民党空军对停泊在葫芦岛海面的“重庆号”进行轮番轰炸。邓兆祥与“秘密小组”、“七委会”经过商议,决定撤出人员后放水沉舰。

国民党最大的军舰沉没了,但中共谍工们法力无边的策反活动,使得国民党的军政要员每每想起便心惊肉跳。他们决然没有想到,南京华德电料行那个沉静寡言、只爱搓麻将的“张太太”就是这些红色谍工们的幕后指挥者。

当“重庆号”巡洋舰鸣着汽笛驶向解放区以后不久,陈修良和沙文威等,又把“铁钳”伸向蒋介石的又一颗“虎牙”上———策反南京首都警卫师师长王晏清。

选定王晏清这样在军界很有影响力的中将师长为策反对象,无疑是石破天惊的大胆举动,这是地下党员、《大刚报》记者陆平(又名李益之)锁定的目标。陆平向“策委”汇报说:他有个湖南同乡邓昊明先生,是王晏清的母舅。邓昊明系农工民主党的重要成员,年轻时参加过五四运动,一贯同情、支持我党。他的大儿子早已到延安去了,女儿也是思想进步的青年教师,与陆平是初中同学。因为这层关系,陆平随她多次去过王晏清家。陆平谈到:经过他们观察了解,王晏清为人豪爽,胸怀正义,对国民党的政治腐败甚为不满,痛恨地方上的污吏。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形势下,只要攻心得当,策动这支御林军的倒戈不是没有可能的。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