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党的组织生活涣散、弱化问题?严格制度约束
“一些基层党组织生活、中心组学习等流于形式”“有的党组理论中心组组织活动不健全等问题突出”“一些党员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淡薄”……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的27家单位的反馈情况,指出这些单位普遍存在机关党委作用弱化、基层党建薄弱等问题。
《准则》提出,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任何党员都不能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党的组织之上。
《准则》还要求,每个党员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组织要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等,是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激活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重要手段,能在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中起到重要作用。
党员如何“吾日三省吾身”?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开展党内生活、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一大法宝。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民主生活会上党员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成为敷衍了事、无关痛痒的“表面文章”。
《准则》明确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坚持“团结——批评——团结”,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决不能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除“四风”的前提和保障,党员干部应该严于自我解剖,对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认真整改,才能解决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记者孙铁翔、白阳、丁小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