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章:中国绿色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

杜志章:中国绿色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

工业化曾被认为是人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工业化在带给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把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就全球气候变化而言,自工业化以来,人类大量焚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明显上升,世界许多地区频现极端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今天,人们对于工业化的反思和批判已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思潮,期待建构“后现代”的人与自然、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有不同的诉求。如何才能做到既能尊重各个国家的不同诉求,又能有效开展全球气候治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承担责任  履行义务

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的工业化经历了大约一个半世纪的进程。如今中国已成长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但中国在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和资源的代价是巨大的。长期以来,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偏高。中国快速发展不仅使其面临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压力,而且对于全球气候变化也负有责任。虽然近年来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在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都有大幅下降,但总体上中国的能耗和排放仍处于上升趋势。从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排放趋势来看,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应当承担重要责任;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也应该勇于承担责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治理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共识。中国也在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主动承担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和义务。2015年6月30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明确了中国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此外,中国还将继续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在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城市、沿海、生态脆弱地区形成有效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机制和能力,逐步完善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

打破一次性资源消耗瓶颈

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表明,以人力、土地、一次性资源和能源为基本要素的传统产业因其“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给自然和人类自身都带来了严重威胁,因而人们把18世纪中叶以来的工业革命称为“黑色发展”之路。为了避免“黑色威胁”,人类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呼唤一种既能实现经济增长又能减少排放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