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伟大长征精神启示之二: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
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一次远征。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使党和革命的事业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前的14年,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是听命于共产国际,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几乎使中国革命陷入绝境。遵义会议是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解决了党自己的问题。从盲目服从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是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转折,这是从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实现的伟大转折。
遵义会议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全军的空前团结,形成了革命的大团结。
长征使正处于革命低谷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改革道路。
凝聚深厚的军民鱼水情,人民给予更多的支持
伟大长征精神启示之三: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长征途中,武器装备、物质补给极端匮乏,连续的战斗又使部队减员严重。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呢?中国共产党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执行了严格的群众纪律,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了各族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红军女战士剪下半截被子留给老人的故事。在长征途中,还有无数个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至深的例子,都反映出党和红军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血肉感情。
红军长征期间,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走过的,经过了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能不能顺利通过情况复杂的西南、西北大片少数民族地区,成了长征能否胜利的一大关键。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提出了“实行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口号,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以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克服困难。
红军之所以是红军而不是流寇,就是执行了严格(甚至严酷)的群众纪律。各民族群众十分钦佩红军执行了平等的民族政策,并亲眼目睹了红军严明的纪律,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要求参加红军队伍,从而补充了兵源,得到了群众的物资支持。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有了群众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正是因为有了伟大的人民,才有了伟大的红军,才有了长征这部英雄史诗。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源泉。同时,长征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始终铭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